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www.5117link.com
但凡一个合格的帝王,都不会无视这么重要的信息。
【秦朝时期,稻米不管南北,都是单季稻,关于双季稻,最早记录为秦汉时期,地区为岭南百越交趾,那里的交趾稻可以一年种两次。
】
【秦始皇在世时曾收复百越,按理来说是拥有过双季稻的。
】1
嬴政心不觉一痛,又想起秦朝二世而亡。
因为秦朝国祚太短,就算拥有了双季稻,也来不及发挥出双季稻的威力。
【汉朝时,汉武帝刘彻再次收复百越,这次百越交趾的交趾稻正式流向中原,此后记载越来越多。
】2
刘彻心情很好,“双季稻朕算有了,三季稻在哪呢?”
【交趾的双季稻只是双季稻的一种,等到北宋,又从越南引进另一种双季稻:占城稻。
】
【没错,两种双季稻是岭南老乡。
】3
“到时候正好一锅端。”
对嬴政和刘彻来说,两种双季稻是老乡,反而方便他们。
“派人去岭南引进占城稻,提前让咱们华夏拥有它们。”
唐朝,李世民迅速下令。
宋朝之前的帝王,知道越南有新的双季稻,很多都行动。
就是遇上昏君,也有底下的臣子和百姓们上心。
赵匡胤还是第。
一次听姜叶说起北宋,不由嘀咕,“宋朝就宋朝,还北宋。”
这说明宋朝以后会遭遇大变啊。
北宋帝王和朝臣们也注意到,不由面面相觑。
至于南宋,他们已是亲身经历者,只觉得满眼悲痛,“宋朝就算有更多双季稻又如何,最后还不是通通便宜了敌人!”
【至于三季稻,并不是单独的某个稻种,而是不同生长周期和品种的稻种轮流种植,它们根据种植时间,被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合起来被称为三季稻。
】
“原来如此,三种不同的稻子合起来是三季稻,这个方法咱们现在就可以用。”
这种方法,哪怕是秦汉时期也能做到。
也就分辨不同稻种生长时间需要点功。
夫。
百姓们也听懂三季稻原理,但可惜因为试错成本和周身稻种种类不丰,就算知道,也很难直接种出三季稻。
【在没有化肥和杂交技术的古代,植物的种植次数越多,就代表能收获越多粮食。
】
【就像有的双季稻和三季稻,它们单独一轮的粮食产量未必比得上单季稻,但是它们次数上去,总量却能超过单季稻。
】
【南方地区温暖湿润,水系发达,十分适合种植水稻,南宋时期,有句话叫‘苏湖熟、天下足’,这里的粮食指的就是水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