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这场面令人心酸,泛起了我心底里遥远的痛苦的记忆。
“刘书记,你安排把人送到乡上,”
我对张大成道,“你立即给民政上的同志打电话,安排火化。”
二人点点头,分别去办了,我对何文慧说道:“你照顾小女孩,明天一起带回里去。”
“好的,陆县长。”
何文慧点着头,上前把韩玲拉到身边,小女孩至今没一滴泪水,陌生、胆怯的看着我们,不知道要把她爸爸怎么处理。
张志光、杨德武和我相对唏嘘感叹,这里的老百姓生存状态之恶劣,大大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想不到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农村还有这样的惨景发生。
“应该重新认识农村的基本状况,重新调整对农村的发展政策。”
我思考着说道。
张志光点点头,“农村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承担的责任最大,任务最多,付出的也最大,但是,在分享改革成果的时候他们成了最后分割蛋糕的弱势群体。
看病、上学、住房成了压在老百姓头上的新三座大山,这是国家层面的一个农村工作专家的观点,说得很到位啊,在如今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盛世时代,重新使用这个苦难的表达,足见教育、医疗、住房已成百姓不可承受之重。
这三座沉重的大山剥夺了许多人的幸福感,或者说是给生活带来了痛苦。”
我十分赞同这“新三座大山”
的提法。
改革的过程,就是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人在付出,少数人靠权势、资本、投机、违规违法攫取了改革的大部分成果,那些靠诚实劳动、规规矩矩按章守法搞经营的普罗大众,则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剥削和掠夺,生活的改善与自己付出的成本越来越不相称。
以住房为例,许多工薪阶层苦苦工作了大半辈子,在简陋拥挤的条件下居住,所有的积蓄还买不到一个“安乐窝”
,大多数人“啃老”
或者东拆西借付个首付房款,然后10多年、20年辛苦供房,一辈子节衣缩食,为银行打工,成“房奴”
。
在房地产改革过程中,信息、权力、资源的不对等,造就了各级政府、以权寻租的官员、靠投机起家的开发商们的饕餮盛宴!
房价还在不断成倍的攀升,老百姓三代人积攒的血汗一朝之间便被洗白,为了一套房子,多少家庭夫妻反目、父子成仇?房子俨然成为中国人心头之首痛,如同挥之不去的梦魇困扰每个中国老百姓;医疗也是三大魁首之一,看病贵,看病难困扰着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广大的农民。
我在权威杂志看到一篇报道:“据卫生部2003年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群众有病时,有48.9%的人应就诊而不去就诊,29.6%的人应住院而不住院”
。
这是什么概念?意思就是有一半的中国公民因现今医疗问题不去就诊,任由身体被病痛折磨,有近三成的中国人该住院而不住院在家等死!
这是何等残酷的社会现实?!
韩三林就是摆在我们面前活生生的例子;教育产业化更是一个戕害子孙后代的社会问题了,社会上竟然有“四个壮男无法供一个大学生读书”
的说法,许多贫寒学子不得不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甚至所谓的义务教育也只是家长的义务。
多少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因交不起学费而缀学、失学?报纸、网站还有报道,农村子女考上了大学,家长无力送子女读书而自杀,让人扼腕叹息啊!
城乡统筹,就是要彻底解决农村和城市不平等的问题,让广大农民也享受到城里人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这先锋县,这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定要坚持干下去!”
我暗暗对自己发誓,“不能再有第二个韩三林!”
张志光言犹未尽,“住房、医疗、教育这三座大山就是借改革之名形成的,如今住房、医疗、教育改革改的是遍地高楼、到处是医院、四处是学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