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结果大家伙儿的心头火烧得更旺了。
哪有这个道理?之前为什么都没提过。
现在临时设门槛,到底是想给谁走后门?
小吴生怕工人们会闹事儿,立马大喊大叫地否认:“别瞎说!
是因为我们西津市考得太好了。”
本省在明清时代就是科举大省,文风斐然。
哪怕因为闹革命,高考和中考中断了11年之久,但有些传统,是断不了的。
在本地,小孩的成绩就是爹妈的脸面,是家庭氛围的晴雨表。
这就导致了为什么其他省市可以直接高考,本省还非得来个预考,先刷一批人下去。
也导致了预考的竞争,同样异常激烈。
以120分为线的筛选方式,落到西津市头上,哪怕老师们阅卷非常严格,达线考生人数,依然比省里下达的名额要多出几十号人。
这事儿,涉及到本县市的考生利益,西津市的领导自然据理力争。
他们的考卷难度系数一点也不低,可以说是偏难的。
不能因为他们的考生优秀,就欺负他们。
可一个省就这么多名额,给你多了给别人的就少。
你作为省会城市,你得讲风格,你不能欺负人。
西津市争取了半天,又多要了些名额,但是还是满足不了达到120分以上考生的人数。
那也没辙了,只能继续内部消化,从高到低排分数,择优录取。
剩下的一些怎么办,看均衡发展,语文和数学两门都得达到60分以上,才是更适合国家的人才。
薛琴不幸就不幸在这一点上。
她在工会工作,以前还是学主席思想的小组长,长期做文字工作,语文和政治水平都不错。
这一次预考,她语文考了74分。
可与此同时,她的数学底子实在太薄弱了,哪怕经过了填鸭式的补习,这一回也只考了47分。
于是综合权衡的时候,她就被刷了下来。
众人在旁边听着,都惋惜不已。
招生办也真是的,就不能多放几个名额吗?
其他省市就没这个事,不管多少人想报名,都没人拦着。
怎么他们省学习好,反而成了罪过。
朱向东则是各种不可思议。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薛琴:“你们家也太托大了吧,居然都没打声招呼?”
这话真是点了火·药桶,薛琴瞬间爆发:“没有没有没有!
要我说多少次啊,这是高考,所有人都公平公正坐在一起参加考试。
打什么招呼呀,谁都不能打招呼!”
她是很讲规矩的人。
推荐上大学的时候,大家拼的是家庭背景,她坦然接受。
现在高考了看分数,那她也不会搞别的歪门邪道。
朱向东被她喷了一脸的唾沫星子,瞬间火也起来了:“谁跟你说没有的?我告诉你,就是有!”
薛琴感觉没办法跟这种人沟通。
难怪厂里把他划归为跟那四个人有关的“三种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