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西津大学校办主任,这会儿正忙着呢。
忙啥?忙的就是叶菁菁之前建议的《我们的大学》这本书。
自从他们发函到高校之后,大家反应都非常热烈,很多学校都立即组织人员撰写自己学校的介绍,好尽可能的让考生了解自己。
哎,前些年因为帝国主义的经济、军事威胁,北京、上海、广州、长春、郑州等大中城市的高等学校,出于战备疏散的需求,被迫外迁。
后来还有些学校被合并了,或者被裁撤掉了。
有些学校回到原址了,有些学校还留在疏散地。
如果不是校方自己,外人依据文·革前的资料,据了解学校,肯定会满头雾水。
所以,这一本介绍书,堪称及时雨。
西津大学得到了同行的赞赏,自然高兴。
现在校办主任看到叶菁菁,也不嫌烦,而是直接把人带去了招生办:“具体情况,我不是很了解。
问问他们吧,看能不能补救。”
现在大学没那么在乎海外关系。
毕竟,说白了,眼下大学里的中坚力量,普遍都是解放前就接受过教育的人。
而在民不聊生的民国时期,能上学,家里起码小康水平。
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家里有海外关系,或者接触过有海外关系的人,再正常不过。
甚至连叶秀芬偷藏父亲海外来信的行为,他们心中也能理解。
亲情嘛,外加谁又不想过舒服的好日子?
人性的本能如此。
只是不好拿到台面上说而已。
招生办主任看到叶菁菁,也是满脸惋惜。
因为叶菁菁虽然高考第一志愿填报的是西津大学。
但是1977年的高考录取政策,并不是说你报什么学校,就一定录在什么学校。
首先,它要先保证重点大学的招生。
这倒不是说西津大学不属于重点大学,好歹以后人家也是最早的一批985。
而是情况确实特殊。
怎么说呢?
招生办主任给叶菁菁说内部消息:“你的试卷是被直接送到国家教委的。”
为什么呢?
因为叶菁菁的英语,笔试和口试考试都得到了满分,而且她的政治试卷答得很好。
“他们的意思,是想把你当成外交官来培养。
现在国家急需外交和外语人才。”
招生办主任叹了口气,“我们也想,你要是从事外交的话,肯定会发展更好。
就没跟他们抢了。”
其实也抢了,但是没抢过。
现在再说这个,就没什么意义了。
可偏偏就是因为要把叶菁菁当成外交人才的培养,所以针对她的政审就非常严格。
高考分数出来,她的考卷送到国家教委的时候,她的条件非常符合需求。
工人家庭出身,自己又干了三年临时工,而且高考之前就牵头兴办工人夜校,带领广大工人学知识学技术。
是红又专的典型啊。
可谁也没想到,就是在录取的关键时期,突然间冒出了一封海外来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