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拜伦团队的研究还指出,这种通感信息素目前来看没有特定起源,不具有遗传相关。
但现有的六位持有者,信息素浓度都比同龄普遍水平更高,其信息素特性也更为显著。
换句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非常适合做实验研究。
这一点,在场的研究者们也都立刻反应了过来。
大家的热烈议论中,就已经含括了延伸课题、完善定义……
甚至是如何获取,和科研伦。
黎白榆也去找了之前去和同行交流的大导。
没等黎白榆开口,大导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所想。
“我觉得有可能。”
“这种特殊信息素说不定真的对疏导剂的研制有用。”
因为目前学术圈中公认的,疏导剂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过程所需的信息素无法达到合预期。
即使是完全符合论要求的高浓度信息素,也无法在实验过程中实现预想的效果。
在各种不同方向的研制方法中,这一点都是会卡壳的关键一步。
但现在,如果真的能有特殊的通感信息素来参与实验。
说不定就可以引发全新反应,解决这一点瓶颈。
不过,大导毕竟深耕多年,他也及时地对黎白榆做出了提醒。
“拥有这种特殊信息素的研究对象,恐怕会非常难找。”
在所有性别中,AO群体的比例原本就只有总数的40%,而通感信息素的持有者比例目前又仅有百万分之一。
再加上还要排除一些年龄过大或过小、无法提供信息素的个体。
这个几率只会变得更低。
况且,就算找到这种符合要求的特殊AO,对方也不一定愿意配合研究。
就像拜伦教授这次的文章中,六位研究对象全部使用了化名。
这就是明确表示了不想被打扰,恐怕也难以说动他们参与其余科研。
而且说服实验对象提供信息素也很难,因为科研使用的信息素需要长期、稳定的供给。
大量释放信息素一定会让AO产生显著疲惫,并且过程中还不能掺杂他人的信息素。
这些AO被迫调动自己,却得不到相应的抚慰,只会更加不安。
同意参与科研,却又中途反悔的例子,大导他们也见得多了。
“所以要想找到长期稳定的实验对象,肯定会很难。
要获取研究所需的足量信息素,只会更困难。”
大导说。
“我等下会和拜伦教授做个沟通,请他引荐一下西欧那个数据库,会后,我再去联系下北美的数据公司。”
导师的行事风格也很利落。
“你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你批立项,基金我来想办法。”
虽然大导早已经不做信息素疏导剂相关,但早年那位挚交好友的抑郁离世,依然让他难以释怀。
他对黎白榆这位得意门生也向来是倾囊相授,这次更是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
大导也道:“不过,疏导剂的研究有个好处,就是不需要像拜伦教授那样寻找多个对象。”
“如果定义成立,只要有一定量的通感信息素,就可以先做尝试。”
“好,谢谢老师。”
黎白榆定了定神。
他道:“那我先去找拜伦教授的团队,询问一下更具体的定义标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