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占城稻以其早熟、耐寒、适应性强,不挑生长环境,在长江中下游大面积推广。
占城稻早熟,自种到收只需五十多天的周期。
与本土“晚稻”
刚好配合成为双季稻,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但随着占城稻的本土化,它原本的性状也逐渐退化。
李玉的使命,也包括重新搜罗占城良种,正因如此,他这才因缘际会发现这片差点被老农扒光的“稗稻”
。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扩繁,以及大量的配种和筛选。
从大宁数量庞大的自然种里,选出合适的父本,同雄性不育系母本杂交。
筛选出能维持不育系雄蕊退化性状的保持系,用以新一轮制种;而筛选出的高产量、高抗性的杂交品类,则需要定向繁殖育种,用于粮食生产。
三系杂交的原理,其实就是自然去雄。
改变水稻自花授粉的短板,降低杂交的人工成本。
但这一技术的缺陷,就是农民再不能自主育种。
杂交水稻同后世许多作物一样,性状只维持一代,来年再种就需要重新购买种子。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农业要讲“种业振兴”
。
作为粮食的根本,种子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粮食产量和质量。
在现代,种源控制和杂交技术已经成为粮食领域的垄断。
袁老杂交稻出来之前,水稻、玉米、大豆、蔬菜等诸多粮蔬作物的优质种源,都掌握在欧美大国手里,一度中国近90的种子市场被美国垄断。
大宁这个时代,种质资源战打得虽不至于那么激烈。
但从吕宋垄断番薯、占城稻,鞑靼垄断汗血马,甚至普通百姓也不愿将优质蚕种共享等等现状来看,也四处硝烟弥漫。
这场不像战争的战争,也是场硬仗,同样需要人打。
那么,谁来挂帅领军,谁来云集影从?
越到科辅班后期,顾劳斯越在想,他在大宁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希望他的读书班,最后产出的不尽是尸位素餐的官油子。
而是能有那么一部分人,愿意牺牲眼前荣辱,同他一起做些“无意义”
的事,去变一变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