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稍微高档一点的、给道教和佛教用的都要炼8到1o遍,御用的更是要足足炼够12遍。
1斤铜经过12炼最多只能剩下4两精铜,用这种精铜制作出的铜炉质地像肌肤一样细腻光泽。
眼前的这款印盒,看铜色,应该就是炼了6遍的。
这跟宣德炉炼了12遍的,根本没法比。
“这皮色,比宣德炉差远了。”
林渊又说。
宣德炉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皮色。
明末文人冒辟疆就说过:“宣炉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内融,从黯淡中奇光,正如美好肌肤柔腻可掐。”
从文献和实物看,宣德炉的皮色有枣红、猪肝、铜绿、藏经纸、翡翠绿、鳝鱼黄、蟹壳青等十几种。
据说,在朱瞻基的全程监督下,当年三月,宫廷御用的能工巧匠们就铸造出了117式共计3ooo多件宣德炉,全部带有“大明宣德年制”
底款。
宣德炉太受欢迎,但朱瞻基出品的宣德炉只有3ooo多座,且绝大多数都深藏于禁宫之内。
于是很多人开始仿制,事实上从明代宣德年间直到如今,对宣德炉的仿制从未间断。
其中,乾隆之前的很多仿品都依照宣德炉工艺流程进行仿造,成品几可与真宣德炉媲美,因而有时也被归入“宣德炉”
之列,与真宣德炉同等看待。
“这应该是宣德年间,其他人按照宣德炉仿造的,虽然跟真正的宣德炉没法比,但也不是很差,几万美元应该没问题。”
林渊最后给了个估价。
宣德炉就别想了,现在真正的宣德炉,那可是国宝级的存在,价值连城。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