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大人,老实说这样的条件,连我也心动了。”
石匠出身的奥孚莱伊笑着说道,“这样的话,恐怕领民们会争相想要成为公民的。
应该设置一些门槛。”
“没错。”
亚历山大点点头。
他拟定的条件是:
“首先,是有特殊技能的专业人员,如各种工匠、官员、士兵等等。
其次,是以领民身份耕种土地一年以上,且没有犯罪记录的。
最后,则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如在攻占安盖特的时候出过力气的黑泽村村民。”
比起这套所谓的“公民制度”
,更重要的是管理制度。
初到安盖特的时候,亚历山大对于治下的几个村子,几乎都沿用了旧的村官制度。
这种制度的好处是变化小,不容易出问题,且有大量的旧例可供参考。
不过缺点就是对村子的管控力很差,除了收税之外很难插手村里的事务。
虽然在伊比利亚,并没有中国式的大型宗族,但是这些生长在山地的彪悍居民素来以抱团和排外而着称,他们有时甚至能赶走领主的收税官。
而日渐增加的人口,各种零碎的小事都在提醒他,应该建立一套民政机构来管理自己的领地了。
亚历山大坐直了身体,从桌上抽出一张鹅毛笔书写的羊皮纸:“各位,随着领地内人口的日渐增加,我们有必要设置一套全新的管理模式。
我决定在谷间地先试行一种全新的民政模式——我将其称之为‘农社制’。”
尽管这个新造词源自拉丁语中“公有”
一词,但“农社”
实际的运转模式,却是以中国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执行的人民公社制度为蓝本。
人民公社制度从1958年开始,到1985年正式取消,一共存在了27年。
这种三级所有,生产经营模式以队为基础,同时保持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下,“公社”
既是农村的政权单位,又是农村的生产经营实体,公社书记不仅负责党务,还要经管工农业生产、民政事务。
从坏的一面看,公社管得过多过宽,机构膨胀,体制僵化,分配制度过于平均,社员生产积极性不高,并不利于长期发展。
但是从好的方面来看,人民公社体制下的27年,是中国政府有史以来对农村社会、农民控制最为严格的27年——政权不下乡,宗族豪强把持农村基层权力的状况基本消除。
而在经济发展迟滞,生产力落后,全民文化水平低下的伊比利亚半岛,以公社为蓝本的“农社制”
可以起到集中权力、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从今天起,安盖特正式设置‘民政内阁’,所有农社在制度上全部接收民政内阁管理。
农社全部采用户籍制度,以‘户’为基本单位,注册人口不论男女老幼,统称‘社员’,社员中的公民和领民,则按照等级享受相关待遇。”
“凡是农社成员,每户可以分得一块土地,公民的土地为自己所有,不论上面耕种什么我都不加干涉。
领民分得的土地依然属于我,他们只有耕种和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农社的住房可以自行建造,也可以直接购买建成的房屋,但是水泥一律禁止出售,社员中的公民可以享受到价格的优惠。
房款交齐之后,房屋可以自由买卖、馈赠、继承。”
“社员除了自留地之外不分配土地。
基本收入主要来自:一是自留地上的产出;二是耕种公共田地,或者参加农社派工,获得‘工分’;三是其他副业收入。”
“允许农社成员从事农业之外的其他工作,身份不变,在生活、司法上仍旧受农社的管理,但是其劳动管理、报酬农社不再过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