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小说

100110(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在青天包大人的默许之下,开封府中的非法交易进行的非常顺利。

公孙先生找出西北的舆图,带上纸笔去外间,准备好好给他们上一课。

苏景殊想了想,于是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本和炭笔做笔记。

公孙先生都拿出了讲课的架势,他这个当学生的肯定不能让先生讲的不尽兴。

机会难得,他爹从来不会这麽教他,只会“啊?这还需要讲?”

然後嫌弃他是个笨小孩儿。

哼,能让他请教的老师多的很,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人缘而已,他人缘比老苏还好!

小小苏端端正正坐好,两眼亮晶晶的等着老师开始讲课。

白玉堂:???

那什麽,他是不是也要准备纸笔?这麽严肃的吗?

白五爷身上没有功名,但也是读过书的人,四书五经不说本本精通,反正出门在外从来没有因为文化水平不够吃亏。

他出师後好多年都没坐这麽端正过了,还真有点不习惯。

公孙策挂好舆图,回过头看到两个人端端正正坐在那里颇有些忍俊不禁,“不用那麽紧张,就是和你们说说西北的局势而已。”

形式瞬息万变,可能今天是这样,明天就变成了另一种情况。

他不敢说他说的都对,凑活着听一听吧。

大宋武力疲弱不是近些年的问题,而是开国时就留下的顽疾。

盛唐太过耀眼,周边各个部族都沐浴在天可汗的荣光之下,万邦来朝何其辉煌。

但是安史之乱之後,朝廷无力掌控周边那些部族,边疆节度使纷纷拥兵自重,如此才有唐末五代的乱象。

太祖皇帝建立大宋後逐渐平定各方,只是当时平定的还不够,北方、西北、西南各个地方都处在动乱之中,虽然大宋占据了中原,但是却称不上稳定。

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宋的朝臣都不觉得他们的王朝能维持百年,也不敢那麽觉得。

他们觉得大宋可能会步前头那些王朝的後尘,短短几年或者十几年就会消亡。

昙花一现般的王朝,自然不用在制度上过多上心,没准儿後面就能出个唐太宗那样的天纵之才一统河山,大宋只是後来者的垫脚石,有什麽问题都留给後面那位可能出现的开国之君。

但是出乎意料,大宋撑下来了,还一撑就到了现在,如此一来,那些开国时留下来的问题就很要命。

燕云十六州被辽国占据,中原彻底暴露在辽国的铁蹄之下,西北有西夏崛起,大宋同样失去了历代中原王朝都能依赖的天然屏障。

北方的情况暂且不提,他们今天只说西北。

西北有河西走廊,那片土地自汉唐以来就是和西域外族交往的必经之路,即便如今经济上不再繁荣,在边防而言也不能掉以轻心。

河西走廊在大宋的掌控之下,中原应对西北外族入侵时就能从容不迫,可那块地方被外族占据,外族就会对中原産生极大的威胁。

西夏抢走了银、夏、绥、宥等州,大宋和他们就没有和平共处的可能。

党项人人皆兵,骑兵的战斗力相当强悍,只要他们占据银、夏、绥、宥各州,之後不管是入侵大宋还是抵抗大宋都占尽优势。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盘丢出去的轻轻松松,再想打下来难于上青天。

苏景殊唉声叹气,“难于上青天。”

要是能空投物资就好了,只靠人力来运粮草,大宋什麽时候才打得起仗?

他前几天还试着去算大宋的军队攻打西夏的最优解,算着算着就算自闭了。

哪儿有什麽最优解,所有的解都不行。

游牧民族南下打谷草在士气上就远胜守城的一方,他们不用管输赢,冲进城池村寨抢了就跑,完全不用管被他们抢掠的那些人要怎麽活,没有後顾之忧,抢多少都是他们的,士气自然旺盛。

反观大宋,军队战斗力相对弱不说,整体的军队制度就有各种问题。

大宋贯彻落实的是“外虚内实”

的军事政策,所有精兵悍将全部收入中央,地方上仅留老弱,且人数不多。

这就导致地方发生叛乱必须要依靠中央朝廷派兵平定,而一旦边关受到入侵,驻守边关的军队根本抵挡不住,只能依靠朝廷派遣军队前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岳父是李世民万界大强盗大周仙吏巫神纪加满悟性的我打爆邪祟帝霸英雄学院之最强个性问鼎之谋局者综武:七侠镇说书,开局结拜乔峰末世大回炉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麒麟天师道吟神宠进化大国航空灵境行者农门长安白袍总管武林半侠传诸天从欢乐颂开始明日之劫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我可以兑换悟性诸天最强模拟器超神宠兽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