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就算他爹不让他去登州,他的信也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太子殿下在跟前不能说那麽明显,总之就是去登州当官完全不用担心,要是知州不干人事儿他有的是法子让知州当不成知州。
别不拿衙内不当回事儿,衙内的关系网比地方官好用的多。
赵顼不知道庞昱在他来之前都说了些什麽,不过就算知道也不会在意,因为他和庞衙内一样对小夥伴无脑信任。
如果他们小郎和登州知州起冲突,错的肯定是登州知州不会是他们小郎。
“我也要信,不用太频繁,一个月寄一封就行。”
太子殿下叮嘱道,“小郎在登州遇到什麽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和我说,我解决不了还能找我爹帮忙,比你自己在登州发愁强。”
登州偏远荒凉,遇到困难找朋友求助不丢人。
苏景殊郑重其事的回道,“放心,有事儿我肯定开口。”
他交那麽多朋友不是为了当摆设,必要的时候大半夜的都得“怀民亦未寝”
。
每个月写十几二十封信寄到不同的地方而已,大宋的邮驿制度那麽发达,别说他去的是登州,他就是去琼州也能每个月按时报平安。
此去一别,各自珍重。
尤其是庞衙内,千万别在他不知道的地方把自己作进龙头铡。
金乌西沉,暮色渐起,几个人依依不舍的分开,四辆马车能走四个方向。
赵大郎愤愤的放下车帘,“谁挑的园子?怎麽这麽不吉利?”
就不能找个让他们能同时走一段路的园子吗?这一出门就各奔东西的谁受得了啊?
苏小郎对于太子殿下的愤怒一无所知,他回家之後就去给远在老家的小夥伴写信问候近况,顺便把他要去登州当官的大好消息告诉小夥伴。
苏轼靠在书房的门槛,手里端着一碟狮子糖,一边吃一边看他弟奋笔疾书,“景哥儿,我给你准备了不少能放的零嘴儿,路上可以自己吃,吃不完也能沿途卖掉,哥哥我挑的东西味道绝对让你满意。”
苏景殊写完最後一句放下笔,把信摊开晾干然後放进信封,“我们同行那麽多人,二哥准备多少都能吃完。”
“那再让娘和姐姐给你准备掉路上能卖的?”
苏轼对沿途卖东西念念不忘,“京城的东西在外面很受欢迎,登州那麽远,带去的东西肯定能卖好多钱。”
“二哥,我和包大人同行,可能不太方便。”
苏景殊拍拍手说道,“带上钱就够了,其他也没有什麽要准备的。”
“带钱有什麽用?”
苏轼叹了口气,“交子到登州後能兑换出来的钱不会变多,带那东西太亏了。”
“可是交子方便啊。”
小小苏拍拍他哥的肩膀,“有本事你下次上任别带交子。”
官员上任之前准备特産沿途卖出赚差价的行为在大宋很常见,不只官员,读书人进京赶考也经常干这事儿。
春闱的时间每届都不固定,进京赶考的读书人大部分都会在年前抵达京城以免错过考试,但是每次都有考生会迟到赶不上,都是路上做生意做的太开心给耽误了。
他们川蜀一带的考生是迟到的重灾区。
看他哥的反应就知道,这也是个喜欢临行前准备好特産好沿途赚差价的主儿。
苏轼丝毫不觉得他的小爱好有问题,他又没有扰乱物价,路上卖点东西还能当路费,何乐而不为?
苏景殊让人把信寄出去,然後转过身来看向他们家二哥,小模样怎麽看怎麽伤心,“二哥,我要去登州了,三年都没法回来。”
“淡定,当官就是这样。”
大苏往他弟嘴里塞了颗糖,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安慰道,“我和你三哥当年也是这样,你要是实在舍不得家里,把爹一起带走也行。”
娘和姐姐就算了,娘和姐姐有正事要忙,他们家只有一个老爹可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苏景殊含着糖块,眼神飘忽的想,他们家老爹可能不太乐意跟他走。
苏轼继续说道,“任期也不一定非得是三年,一年或者两年都有可能。
你看我和你三哥,朝廷有制科考试就中途把我们喊回来,将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没准儿你刚到地方就又被官家召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