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苏景殊煞有其事的感叹道,“此一时彼一时,五爷,该换个习惯了。”
白五爷只当什麽都没听见,“大人,我们什麽时候去查账?”
换个习惯就换个习惯,他的适应能力如此之强,干什麽都很厉害。
包拯让他们稍安勿躁,“不着急,先看看。”
公孙策扫了眼两侧的地摊,说道,“这些商人交易多是以物换物,契丹人高丽人和东洋的日本人喜欢收铜钱,听闻日本国矿産多,大人可以从日本商人身上入手。”
市舶司的海商来自不同的地方,交易喜好也不尽相同,大食、锡兰一带喜欢丝绸、瓷器,上好的丝绸和瓷器价同黄金,不过他们那边的香料也不便宜就是了。
辽国高丽那些番邦小国虽说有矿,但是铸造技术不行,甚至连他们自己的钱币都没有。
番邦小国用的是大宋的钱币,所以交易的时候喜欢收铜钱。
大宋的商人出海回来会带黄金,若是有比黄金更加昂贵的货物,也会腾出空间换成别的货物。
再大的船空间也有限,商人逐利,当然是怎麽赚钱怎麽安排空间。
苏景殊:???
他没记错的话,缺铜的好像是他们大宋吧?
“先生,辽国高丽日本把铜钱收走了,大宋的铜钱不够用怎麽办?”
这算什麽,铜钱外流?
第137章
*
身在大宋,每天都感觉在亡国的边缘大鹏展翅。
若不是来了市舶司,苏景殊也想不到连赚钱的地方也有大坑在等着他们。
大宋境内可以用金银铜也可以用交子,但是金银并不常见,交子也多是商贾之间使用,百姓日常生活中用的还是铜板。
周边的番邦小国要是用铜来换铜钱也就算了,要是用货物来换铜钱,钱都让别国给换走了大宋的百姓用什麽?
白玉堂不觉得周边小国都用大宋铸造的铜板有什麽不妥,“番邦小国连铸钱的本事都没有,日常交易只能用大宋的钱币,这不正能说明我们大宋厉害?”
拿货物换钱大宋又不吃亏,用就让他们用呗,正好显示大宋的昌盛国力。
不只白玉堂,其他人也都这麽认为。
大宋的铜钱又不是白送出去的,想要钱得拿更值钱的货物来换,番邦使用印有汉字的铜板还能宣扬大宋的天威,怎麽看都没坏处。
苏景殊:……
好吧,没坏处,将来民间发生钱荒的时候别哭就行。
闹市中不好说太多,苏景殊只是把事情记在心里,然後继续听白五爷介绍市舶司。
公孙先生刚才提到隔壁日本有矿可以关注一下日本的海商,白玉堂便带着他们去日本商人聚集的地方溜达,“日本商人卖的多是锦、线、绫、蝉羽那些王公贵族喜欢的东西,他们的摊位很好找。”
好找的意思不是说锦、线、绫、蝉羽显眼,相反,那些东西和其他摊位上的大珊瑚、大象牙、大犀牛角相比非常不显眼,是日本来的商人比较显眼。
毕竟矮成那样的人在大宋境内不多见。
苏景殊不着痕迹的对比了一下,心道成年人这个身高在大宋境内的确不多见。
没有估错的话,大概也就一米四左右。
听白五爷的意思,这些来大宋做生意的日本商人已经是高的了,东洋岛上那些百姓个子更低。
确实很好找。
来往的都是正经商人,所有的摊位都很热闹,直接从市舶司衙门的摊位上看不出问题,去查账大概率也看不出问题。
朝廷年年都会查账,如果账面有问题根本等不到他们来查。
不知道密州市舶司的官员有没有建密室藏私账的习惯,如果有的话就按五爷说的做,他们五爷还能再立个大功。
一行人在市舶司转了半晌,奢侈品是买不起的,看看热闹长长见识就是没白来。
板桥镇住的都是往来商人,酒楼客栈人满为患,物价比京城还高,但是物价高也挡不住供不应求。
白玉堂小声嘀咕,“这儿的房子比京城还贵,果然拼财力还得看商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