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小说

170180(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王侍郎凑过去看他们尚书大人怎麽批,顺便看看这次被抓的都是谁家的人才,以後打交道得避着点。

正常人不会在只有一斤盐的时候卖给别人十斤的量,能干出这事儿的肯定不聪明,盐务都是肥差,想调到那边当差大部分都需要运作,由此可见,登州盐场的裙带关系略有些严重。

想想上任登州知州是谁,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地方财政归京城管,州衙在盐务上没有多少权力,先前肃清官场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那边给漏了。

要是从此夹着尾巴做人也还好,偏偏他们死性不改,现在落得个抄家下狱的下场也怪不得别人。

朝中吵的正厉害,这时候被抄家下狱可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搞不好背後的人也要被弹劾治家不严吃挂落。

多大本事就办多大事儿,贪心不足蛇吞象,这下可好,一起倒霉吧。

王融在刑部待了几年,长的见识比之前十几年都多,原本以为在地方遇到的离奇事情已经够多,到刑部後才知道京城的离奇案件比地方还要多。

换个角度想,开封府平时处理的案子比刑部接受的更离奇,这麽一想就好受多了。

开封府衆:……

和刑部衙门相比开封府的加班行为要严重很多,衙役小吏到点就走,包大人和公孙先生却都没有要走的意思。

他们本来就住在衙门,走和不走也没区别。

展昭巡街回来迫不及待冲进书房,“大人,刑部衙门又收到了登州来的案子。”

虽然不知道是什麽案子,但是提前和包大人打声招呼肯定没坏处。

“听刑部的差役说何尚书今天到现在都没离开衙门,看来又是个棘手的案子。”

展昭喝口茶润润嗓子,继续说道,“何尚书最近不是心情不好吗,看了卷宗後那架势像是能再干二十年。”

他出门巡街正是下衙的时辰,一路上听刑部的衙役官吏谈论,除了不清楚到底是什麽案子外其他的都听到了。

包拯和公孙策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无奈,“子安写信打过招呼了,不是什麽大事。”

处置几个贪赃枉法的官吏而已,虽然被处置的贪官有点多,但是也不用那麽大阵势。

展昭平时不怎麽管朝堂政事,里头的弯弯绕绕太多,不适合他这种单纯的人。

上次登州的案子他就没弄明白怎麽会闹出那麽大的阵势,不过他弄不明白没关系,包大人和公孙先生明白就行。

也不用和他解释,他等结果出来那天再打听。

包大人:……

公孙先生:……

这事儿不用等,以何尚书的速度明天就能出结果。

公孙策幽幽叹气,“先前还担心那小子栽跟头後会一蹶不振,现在看来是我们想多了。”

那小子不会一蹶不振,他只会想法子让别人一蹶不振。

这抓人下狱的架势很有他们包大人的风范,有这次的事情在前,以後应该没谁再敢看他年轻就糊弄他。

明面上登州一把手是知州许遵,实际上朝中都知道许大人过去是收拾烂摊子顺便给小年轻保驾护航的。

如果没有猜错,盐监那些官员不光是要给新上任的通判下马威,而是试探官家对地方的容忍程度。

朝中商议推行新政只在政策层面,真正落实还得看地方官员的态度,基层官员有心从中作梗的话再好的政策也推行不下去。

盐务的乱象由来已久,之前朝廷也曾试图改动,只是争议太大就搁置了。

朝中士大夫多认为官榷是国家与商人争利,认为利不可专,欲专而反损,时常建议朝廷与商贾共利。

但是吧,盐业是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不是争利不争利的事情,而是让利与商人会让国库撑不住,所以三司的官员每次都持反对意见。

即便不可厚敛于民也不至于连盐业都让出去,真要让商贾把持大宋的食盐销路,朝廷还有法子拿捏那些商人吗?

商贾重利,不能什麽时候都指望他们有良心。

当年包大人受命去陕西考察范祥变革盐法的成效,回来後便说推行钞盐後国库的收入虽然减少,但是从长远看却是利大于弊。

天子富有天下应当体恤百姓,让商人插手食盐贩卖不代表盐商能占据主动地位,朝廷要做的是防备商贾钻漏洞,而不是因噎废食所有的事情都由官员来做。

术业有专攻,当官当的好真不意味着卖东西也卖的好。

如今朝廷卖盐是强制摊派给百姓,百姓忍气吞声只能去买,不代表人家真心愿意买朝廷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用闲书成圣人最后的武僧太太请自重快穿之拯救深情男配大王饶命从天牢走出的强者邪医妖妃名动天下遮天:成帝的我回到地球当保安四合院:情满四合院外传青春派黑岩至尊剑皇罪青春大龙挂了这个人仙太过正经我可以兑换悟性神医娘亲帅炸了老中医的美满生活亮剑:开局拿下鬼子据点玄灵界都知道我柔弱可怜但能打重生后在偏执大佬怀里撒野万界时空穿越者一人得道仙箓逍遥梦路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