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狄元帅的官职已经到武将的顶峰,接下来加封也就是多了个河西节度使。
大宋的节度使是虚职,一般不赴地方州府治理政事,而是授予宗室外戚以及外族首领,宫里的两位小郡王长这麽大连开封府都没出过,也不耽误他们身上都有节度使的虚衔。
宰相罢相到地方上任会带节度使之衔,但是对武将而言,节度使是他们晋升的极致,多的可以带两三镇节度使。
狄青先前已经有一个彰化军节度使的头衔,如今再加上河西节度使算是两镇节度使。
大宋的节度使和唐时没法比,两镇节度使在文臣堆里不起眼,对武将而言却已经是金字塔尖。
但是灭国之功足以封侯封王,和後面的王爵比起来,别说是两镇节度使三镇节度使,就是正儿八经的宰相也不够看。
狄大元帅多年镇守西陲劳苦功高,如今又有灭夏之功,封平西王可谓是实至名归。
王爵一出,满殿哗然。
满脸震惊的主要还是刚回来的功臣们,包括平西王本王狄青。
不是,官家这麽大方?
官家对功臣们的反应很满意,不错不错,不枉他这些天天天在相公们面前哭。
要不是把相公们哭烦了,狄元帅的王爵也没那麽容易下来。
嗨呀,这年头皇帝也不好当。
按照他的想法,狄元帅和乐平大长公主是一家,本身已经是他们皇家的人,有没有军功都不妨碍他升官加爵,更何况人家还有军功。
武将怎麽了?防备武将可以从其他方面防备,不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异姓王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就算是没有实权的虚衔也能让武将们热血沸腾,灭个西夏能封王,灭辽还不得称帝、呸呸呸、总之就是、将士们的干劲儿肯定更足了。
狄青手里有权那是因为人家有本事,王爵本身没有实权,如此稳赚不赔的买卖为什麽不干?
赵曙有时候很想当说一不二的霸道帝王,但是朝中事情太多,离了宰相们的辅佐还真不行,有分歧的时候只能耐着性子和相公们讲道理。
反正朝堂都知道他是个固执的皇帝,从来都是他说服宰相,没见过宰相啥时候能说服他。
此次封赏规模颇大,除了主帅狄青封王,各路武将也都要论功行赏,公侯够不上节度使却发出去了不少,官职都给了,金银赏赐更是少不了。
武将的封赏就这麽简单,砸钱就能让他们高兴大半年。
等御前的宦官念完那长长的封赏诏书,殿中接受封赏的武将已经震惊到麻木,除了高呼“万岁”
就是大喊“官家圣明”
。
此番官家高兴功臣高兴大家夥儿都高兴,没人会在这种场合不合时宜的跳出来说什麽“官家不可”
,那不是给官家找不痛快,是犯衆怒。
等封赏诏书念完,官家再次起身结束封赏环节,该吃吃该喝喝,不要因为身在皇宫就感到拘束。
也不用管皇帝在干什麽,皇帝现在只看到他们就高兴。
两府相公们这些天已经被官家蛊毒的除了要紧事绝不进垂拱殿,庆功宴之前还在担心官家太过激动拉着狄青说个没完,现在看来激动的心情已经在他们身上释放的差不多了。
现在就这麽激动,将来拿回燕云十六州得高兴成什麽样子?
不妥不妥,办大事最忌讳得意忘形,他们不能比官家还飘。
官家不稳重,政事堂还有个同样不稳重的王介甫,两个不稳重的家夥凑到一起时不时就冒出来个折腾人的新点子。
已经有不稳重的家夥负责横冲直撞,他们这些老人家得稳着点儿善後。
不过话是这麽说,想想收复燕云十六州後的局势还是忍不住激动。
韩琦和富弼近来感慨良多,他们俩年事已高,当年一路携手同行过来的老友也越来越少,本以为这辈子辛苦劳碌也就这样了,没想到竟然真的能看到灭夏的一天。
范文正公若是还在,怕是能激动到再赴西北。
殿中气氛火热,两位老爷子看着尽兴饮酒的武将们,没往衆星拱月的狄元帅处去,而是拉着小年轻说悄悄话。
文臣升迁要考虑的方面更多,今日庆功宴的主角是率兵作战的将领,来日大朝会才是给文臣表功的时候。
现在不提不是官家不在意,是太在意了才更慎重。
苏景殊心态好的很,他在西北忙活三年多,官家忘了谁也不能把他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