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破破烂烂的城池里,李宪皱着眉头来回走动,“王大人,你有没有觉得契丹人太安静了。”
他这些天一直盯着契丹人的动静,燕云十六州被防住不代表其他地方也被防住,辽国的疆域实在太过广阔,契丹人想出兵的话大宋肯定拦不住。
燕云十六州没动静只能说明契丹人没想在明面上和大宋撕破脸,但是西夏和辽国关系紧密,辽国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西夏被灭。
不合理,不正常,越想越奇怪。
王韶也觉得辽国没动静有点奇怪,不过他们现在离辽国太远,凉州往哪儿传消息都不方便,可能是别处已经开战但是他们没收到消息,“再等等,等接手凉州的官员来了问问情况。”
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只会拦路抢劫,原本富庶的城池在他们手上都成了废墟,梁乙埋重修凉州城修了一半就跑了,他们现在也不好管太多,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睛防备周边部落闹事。
然而没过几天,他们就从西域商队处得来消息:辽国派重兵驻紮沙州。
不管走河西还是走青唐,只要是到中原的路都要经过经过沙州,契丹人这神来一笔直接将过往商队的路给堵死了。
这是觉得抢河西抢不过,所以抢个沙州收过路费?
第263章
*
沙州,治所敦煌,南枕祁连西接荒原,入目所及流沙遍地,只有群山环抱中的天然小盆地发展成敦煌绿洲。
春风不度玉门关,沙州更在玉门关之外。
玉门关的位置随着中原政权疆域变化而变化,并不是固定的关口,自汉至唐关口位置发生过不只一次的东迁西移。
唐末五代沙州瓜州在曹氏归义军的统治之下,归义军和当时占据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鹘关系稳定,玉门关便移到两个政权的天然分疆之地石关峡。
从瓜州到西州回鹘治下的伊州要穿越八百里路况险恶还没有水草的莫贺延碛,而由瓜州绕到沙州再去伊州虽然多走了近百里路,但是沿途戈壁沙漠路况较好,也能及时找到水草补给,沙州又有山上融化的雪水滋润土地肥沃旱涝保收,即便没有往来商队的加持也能发展的很好。
不过自从李元昊亲率大军攻下沙、瓜、肃三州,整个河西走廊都沉寂了下来,商队宁肯走九死一生的青唐路也不愿意走河西,丝绸故道自然都跟着萧条。
但是只要河西少了西夏这个搅屎棍,凭借天然的条件优势以及汉唐几百年打下来的基础,最多三五年就能恢复繁荣。
辽国倒是打的好算盘,挑了河西四郡中最远的敦煌下手,真觉得大宋分不出兵力远赴沙州?
王韶看着舆图上离凉州一千六百多里的沙州,感觉也不是不能去。
从凉州回开封有三千里路,三千里都挡不住京师禁军来凉州当主力,再走一千六百里应该也没什麽。
然後王大人就被李公公踹了一脚。
现成的回鹘人不知道用,非得让自家兵马千里迢迢跑过去是吧?
王韶耸耸肩,“我就是说说,又没真上奏请官家从京城派兵过去。”
沙州各族混居,兵多将广的确很有威慑力,但也不是单纯的派兵就能拿下。
契丹人的名声在西域各国没比党项人好哪儿去,大哥不笑二哥,他们首先在民心上就不行,梁太後要是知道她期待的辽国援军没有去兴庆府救援而是跑去了沙州怕是能气到活过来。
辽国的动静需要上报京兆府再上报朝廷,接下来怎麽打还得看朝廷的命令。
宋辽休战那麽多年,契丹兵马早已不复当年纵横疆场的实力,如今大宋的兵力集中在西北,未必不能趁辽军分兵沙州来一出围魏救赵。
沙州的兵太少打不过当地的守军,沙州的兵太多会影响本土的守备力量,以目前辽国的实力绝对不可能两边兼顾。
比起大老远派兵去沙州和辽国干仗,明显趁辽国本土守备力量减弱打辽国更省力。
辽帝昏庸,但是辽国朝堂上能干的文臣武将却不少,真要打起来动静只会比攻打西夏更大,朝廷是硬气起来和辽国据理力争还是睁只眼闭只眼让出沙州还不好说。
虽然他们觉得河西四郡少了一个都不能叫河西,但是当家做主的毕竟不是他们。
沙州太远,吐蕃太近,他们还是继续和青唐吐蕃拉扯吧。
西北开战,河北河东都在防备辽国发难,虽然不确定辽国会从哪边出兵,但是可以在发现辽军踪迹後及时拦截。
结果等来等去只等到辽国的兵马调动没见着辽军出击,再得到情报时辽军已经出现在几千里之外的沙州。
这……
不管辽国什麽动静,大宋派往沙州的官员以及护送官员西行的队伍都会按时出发。
河西四郡、现在该叫河西四州,河西四州四个知州和超过十位的兵马都监、钤辖、巡检,还有暂时没确定下来的河西路经略司经略安抚使。
等所有的官员都到位,别管契丹人回鹘人吐蕃人还是什麽人都别想从那儿占到好处。
河西走廊的归属还有的纠缠,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和苏景殊没有关系,河西、关西两路设立意味着党项政权消失,他要和功臣们回京述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