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诸种恶俗,究其根源,无非便是不行圣人之道,不听圣人之诲,令得天下女子,都以为嫁资便当是自己私有。
在家则勒索父母,甚至以死相逼;出嫁则捂紧嫁妆,铿吝自保。”
“朝廷屡下敕令,劝导训诫,婚嫁风俗戒奢戒侈,尚古求薄。
却终不见效。
若能秉持圣人之训,在律法中明文规定,嫁资多寡,一律由夫家分配,则圣人之教,遍于全国,上下皆顺,内外咸安,再无此等恶俗流弊。”
太学诸子彼此交换个眼神,这便是对方的破题立论了:厚嫁之事,无论利弊,皆有损名教大义。
应以圣人所教,嫁资并入夫家,女无自专,方为正理。
此时本该宗越发言。
他见身后有人跃跃欲试,微微一笑,颔首礼让。
太乙出列,朗声对曰:“鸣茶、鸣松此言差矣。
易传云:利者义之和。
求利岂只是商管之术独有?儒家亦言利。
惟其利自义中来,直道而取,方为正利。”
“以厚嫁之事论之,世间父母子女,亲情天生而成。
弱女嘤嘤,十数年娇养爱惜。
忽而一朝别过,另入他门,为人妻为人子妇,此生不复多见。
值此骨肉分离之际,母则嚎啕悲泣,父则掩面忍痛,可谓肝肠寸断,恨不能举身相随。”
“女在娘家如寄,入夫家方为归,此虽为正理。
然父母天性不斩,愿以区区数奁身外之物,求弱女有傍身之资,其情可悯,正是慈爱之道。
是以,厚其嫁资,正是义之所在,不可谓不正之财。”
太丙接着他的话,立即补充:“朝廷屡下敕令,其效不显,正是此亲情天性所在,岂能为一纸律令所阻?又,天家公主下降,嫁资倍于亲王聘礼。
可见天子爱女之心,与世人无异。”
两人联手,举了天家的例子,驳了「厚嫁不义」之论。
宗越轻咳一声,缓缓道:“至于将嫁资直入夫家一论,在下以为,此乃恶政,决不可行。
今世婚嫁论财之风已盛,如让夫家径取女子嫁妆,究竟是男子娶妇,还是娶财?”
“财既得,女子是否保全得活,全寄予男子一念之间。
试问有此大利炫目熏心,四墙之内,男子独断,并无掣肘,如何保证其得财之后,善待女子?杀妻灭迹,另行再娶之事,如何杜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