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他还记得先前对“盛唐”
的夸赞呢,面对李唐出现的笑话,当然要狠狠嘲笑啦。
【李贺自幼体形细瘦,通眉长爪,长相极有特征。
他才思聪颖,七岁能诗,又擅长“疾书”
。
相传贞元十二年,李贺正值七岁,韩愈、皇甫湜造访,李贺援笔辄就写就《高轩过》一诗,韩愈与皇甫湜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名扬京洛。
年纪稍长,李贺白日骑驴觅句,暮则探囊整理,焚膏继晷,十分刻苦。
到了贞元二十年,十五岁的李贺就已经誉满京华了。
】【但李贺的人生很快就来到了他的第一道挫折——宪宗元和二年,李贺十八岁岁左右,即已诗名远播,元和三、四年间,李贺写《雁门太守行》谒韩愈,又闻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
传闻李贺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但“年未弱冠”
,即遭父丧。
当时,服丧需要以三年全期为限,所以直到元和五年韩愈才与李贺书,劝其举进士。
该年初冬,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房式主持,韩愈参与组织的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并一举获隽,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
可是“阖扇未开逢猰犬”
,妒才者放出流言,谓李贺父名“晋肃”
、“晋”
与“进”
犯“嫌名”
。
尽管韩愈“质之于律”
“稽之于典”
为其辩解,终无可奈何,李贺不得不愤离试院。
】李世民看得是目瞪口呆,什么叫做“‘晋’与‘进’犯‘嫌名’”
啊?这么离奇的罪名居然也能成功按在李贺身上?在场文武大臣也是一阵哗然。
他们都是劲往一处使,想要建设诗中描绘的那个万国来朝的盛唐,加上他们更多的都是同秦王时期一路走过来的,哪怕互相之间有些不睦,也不会使这样下作的手段。
后世之人,好生奇怪。
不过,这样的官场,也能怪那么多的诗人会“郁郁不得志”
了。
【幸好,大约因其为李唐宗室的后裔,又有韩愈为之推奖,元和六年五月,李贺又返回长安,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
从此,“牢落长安”
长达3年。
而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的他,哀愤孤激之思日深。
加之妻又病卒,李贺也是忧郁病笃,元和八年春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