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而且,苏联再怎么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市场,我们也可以提前铺路,从而奠定我们和苏联未来合作的基础。”
新经济政策推行后,俄国就恢复了对外贸易,不过当时俄国的对外贸易,完全由原俄国工党政府,也就是现在的苏联政府垄断。
而世界各国嘴上说着要封杀苏联,但都尝试着和苏联重新建立贸易关系,试图重新控制原俄国市场。
而在恩斯特看来,这完全是痴心妄想,再过几年,等到约瑟夫调整经济政策后,苏联势必会开启新一轮的国有化,而到时候苏联的外国投资者显然又会栽一个大跟头。
所以,近些年来东非和俄国的贸易和对俄投资,基本上以短期为主,并不打算在俄国置办太多产业,尤其是矿山,工厂等。
当然,和苏联的贸易,依旧是有利可图的,就比如机械设备出口以及粮食出口。
前者不需要多说,而关于后者,苏联一直都是一个粮食比较缺乏的国家,苏联的农民因为苏联经济政策的原因,生产积极性并不高,毕竟粮食卖不上价格,他们也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和劳力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
帝俄时代的农民,为了生存,必然会想方设法的增加粮食产量,毕竟粮食产量越高,他们的收入也越高。
而苏联的农民,抱有的想法则是反正粮食卖不上价,还不如少种一些,反正只要够家庭自给自足就够了,而这导致的结果自然是苏联粮食供应相对紧张。
当然,苏联依旧是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毕竟农产品的涵盖范围很广泛,而粮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除了粮食以外,棉花,橡胶等苏联不能种植的农业作物,其农产品也是苏联需要大量进口的必须物资,而这些方面,东非和苏联的贸易量就不小。
农产品领域,东非和苏联的之间的贸易,算得上是长期生意,毕竟两国各取所需,苏联和东非的气候具有互补性。
而且,两国之间的贸易在苏伊士运河的加持下,也比较便利,至少相对于其他热带国家,除了印度以外,东非的优势更明显。
而印度陆地上距离苏联更近,海运层面和东非只能说旗鼓相当,而且印度能够给苏联提供的农产品不管种类还是规模都更少。
东非也不害怕苏联赖账,毕竟苏联在不解决自身问题的情况下,只有从外部进口这一个渠道。
就比如前世,苏联为了满足自身的棉花种植需求,在中亚建设了大量棉花田,而目前苏联没有几十年时间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这也就是说东非和苏联之间的棉花贸易,至少还能维持个几十年时间。
当然,这种长期且稳定的贸易,并不在这次恩斯特的考虑范围之内,恩斯特是想借助约瑟夫在全面调整苏联经济之前捞一笔。
所以,恩斯特说道:“趁着这几年时间,多卖一些我们淘汰的工业设备给苏联,我们并不一定非要真金白银,他们可以拿一些我们稀缺的矿产,或者是文物来换。”
“沙俄时代,从世界各地掠夺了大量文物,而我们可以通过和苏联的贸易,将一些我们重视的文化产品,引入到国内。”
在上一次俄国内战时期,东非就从俄国搞到了不少文物,现在恩斯特想要的更多,毕竟之前俄国的文物因为比较有价值,所以被私藏起来的也多。
而苏联工党掌权以后,情况却生了变化,在苏联工党的经济政策下,很多过去在俄国值钱的文化收藏品价格大幅度缩水,甚至变得“一文不值”
,而且苏联政府对于这些“封建残余”
也不太重视,更倾向于用这些东西,换取国家展的外汇和工业设备。
而接下来几年,随着约瑟夫的掌权,苏联政府势必会放出更多的好东西,流入到国际市场上,毕竟约瑟夫可是极力推动苏联工业展的人,而他的经济计划可是相当宏大,对资金的要求也更多,所以为了筹措更多的资金,约瑟夫政府必然要想尽一切办法。
qu4.。
qu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