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这条路同样被堵死。
唯一的可能性,只剩下语言本身。
一句看似平常,甚至可能有些突兀,但在特定语境下,只有傅凌鹤才能捕捉到其弦外之音的暗语。
这需要对他们之间共享的知识、经历和默契达到极致的信任和运用。
云筝的思维高速运转,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着构建一座精密的桥梁。
他们之前的交流,已经涉及了“智核”
的改造风险,傅凌鹤分析出的“溢流口”
和潜在的“逆流”
危机。
这些技术术语,本身就带有流体、通道的意象。
“深海”
……“管道”
……
能否将这两个词,巧妙地拆解、重组,或者用隐喻的方式,嵌入到一场关于系统架构、数据流、甚至能源传输模型的讨论中?
比如,讨论“智核”
底层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时,提及某种极端环境下的“深层冗余备份通道”
?或者在谈论苏晚留下的设计时,感叹其对“极端压力下,如同深海环境的系统容错”
考虑得多么周全?
或者,更大胆一点,结合那场改变了许多人命运的清迈事故?那场事故发生在雨林深处,与“河流”
有关,沈清月明信片上的“逆流”
似乎也指向那里。
苏晚是否在清迈留下了什么与“管道”
或“深海”
相关的线索?如果提及某个清迈事故中不为人知的细节,一个只有傅凌鹤可能从赫连家的旧档案或苏晚的零星记录中接触到的细节,再将“深海”
、“管道”
的意象融入其中?
风险极高。
每一个词的选择,语气的拿捏,表情的管理,都必须天衣无缝。
任何一丝刻意、一点犹豫、一个不自然的停顿,都可能引起监控者的警觉。
她需要设计一句“触发语”
,一句能让傅凌鹤瞬间意识到“这不是字面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