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小说

第六十四章 整顿吏治首战风波(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杨国忠终于按捺不住,一声咆哮震得殿顶蟠龙柱上的积灰都簌簌而落。

“你们这是要让那些市井无赖、乡野村夫,拿着一纸不知真假的检举信,就敢跑到长安来告御状吗?你们知不知道,现在每天有多少流民涌入朱雀大街?城门都要挤破了!”

方羽将那枚青铜虎符重重按在身前的紫檀案几上,发出一声闷响:“流民从何而来?杨尚书当真不知?陇右道良田被地方豪强肆意兼并,百姓流离失所;江南水渠年久失修,遇涝则淹,遇旱则枯;剑南道茶税比天宝年间涨了三倍有余——这些,难道不是流民滋生的根源?”

他猛地转身,朝着御座的方向深深一揖,“臣请以大理寺为监察之所,御史台进行复核,凡递入匦院之检举信,皆需加盖地方官印,并有三名以上乡邻联署作保,以防诬告滥告!”

御座后的屏风处,传来一阵细微的珠帘晃动的声响。

就在此时,一道晨光恰好穿过殿窗,照在方羽腰间蹀躞带上。

那枚商瑶亲手为他系上的银鱼符,突然折射出一道异常明亮的冷光,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杨国忠的脚边。

这位权倾朝野的剑南节度使嫡系,盯着那道刺眼的反光,眼神骤然一缩,猛地想起三日前,府中暗卫曾禀报,有一队行踪诡秘的粟特商队,曾在商氏钱庄的后巷长时间逗留。

“方国公考虑得倒是周全。”

杨国忠的党羽、工部侍郎崔圆皮笑肉不笑地开口,语气带着明显的讥讽,“只是不知,这检举赏银,所需数额巨大,钱从何处来?国库空虚,莫非方国公又要提议加征商税,与民争利不成?”

方羽闻言,再次从袖中抽出一卷文书,这次却并非靺鞨文,而是一份查抄清单:“上月,奉旨查抄范阳卢氏私铸铜钱作坊,共计起获私铸铜钱三十万贯,另有生铜、锡料无数。”

他故意将卷轴展开半尺,露出里面用朱砂密密麻麻批注的记录,“这些本该用于资敌或是继续扰乱市价的铜钱,若非及时查获,恐怕至今还在卢氏某处别院的地窖里堆着生锈发霉。”

张九龄突然又剧烈地咳嗽起来,这一次咳得尤其厉害,苍老的手指死死攥住了腰间的紫金鱼袋,指节泛白。

二十年前,他还在岭南任节度使时,曾亲眼目睹,也曾极力追查过卢氏商船,是如何将朝廷严禁出关的生铁,源源不断地偷运往吐蕃牟取暴利的。

老臣布满血丝的眼睛缓缓扫过杨国忠那张已经铁青一片的脸,忽然再次转向御座方向,用尽全身力气,深深一揖到底:“老臣……老臣愿捐出此后三年俸禄,充作匦院首期检举赏银,以倡天下!”

仿佛一个信号,十几个穿着青袍的中下级官员,接二连三地从队列中走出,齐声附议:“臣等愿附张相公,捐俸支持匦院!”

“臣附议!”

“臣附议!”

……此起彼伏的声音汇聚在一起,竟惊得殿檐角落悬挂的铜铃都叮咚作响。

杨国忠愕然地看着那些平日里或是依附自己、或是明哲保身的官员,此刻竟纷纷倒戈。

他的目光落在那些人绯色或青色官服下摆处,隐约露出的腰间配饰上——竟有不少人,都系着与方羽腰间那枚相似的银鱼符!

日影西斜,太极宫层叠的重檐终于吞没了天边最后一线光亮。

杨国忠独自站在朱雀门外的拴马石旁,寒风吹动他宽大的官袍。

他看着方羽的马车碾过冰冷的青石板路,不紧不慢地驶向灯火璀璨的平康坊方向。

他抬手,解开了头上三梁进贤冠的系带,长长吁出一口白气。

对着角落阴影里一个躬身侍立的小太监,比了个隐晦的手势。

“传话给范阳那边,告诉安禄山,该给卢家的丧仪,再加一倍厚礼。”

他从袖中摸出一枚蜡丸,在掌心缓缓揉碎,感受着那份黏腻。

目光投向远处暮色中次第亮起的商氏钱庄的灯笼,眼神阴鸷。

“再让鸿胪寺那几个相熟的胡商,悄悄放出些消息,就说……就说方国公从卢氏查抄的那批铜钱里,混杂了不少突厥人祭祀用的厌胜钱,不吉利得很。”

而在远处宫墙的某个拐角,商瑶的贴身侍女正将半块碎银,不着痕迹地塞给一个负责巡夜的金吾卫小头目。

一阵夜风吹过,她绣鞋边缘沾着的、一点几乎看不见的靺鞨文书碎屑,被风带起,打着旋儿飘向不远处光宅坊的一处宅院。

那宅院的窗棂雕花繁复,窗纸上,正映着一个伏案奋笔疾书的清瘦剪影——那是新科进士白居易刚刚购置的居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目录加书签
新书推荐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武侠BOSS之路签到,人在孤岛,刚自建豪华别墅齐天大圣之无限吞噬道吟焚天之怒我在天庭做仙官我家老婆是娇气包武动之武祖再临黄泉摆渡人吞噬星空之太上问道无尽剑装愤怒值爆表青珂浮屠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四合院:这背锅侠我不当了抗战从周卫国开始轻狂小毒妃武侠仙侠世界里的道人江山争雄间谍的战争仙箓剑道通神诸天最强模拟器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