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这人数上,这画面上,巧文只能配合原作锦上添花。
后世戏剧人数众多,可达五六人同时在台子上,有些小角如仆役,如丫鬟,再如常见的衙庭的差役,只是站着不动,充当丰富画面的作用,通过给戏剧增添细节,使得观众更有代入感。
巧文不是专业文学艺术专业,她只能从自身角度出发分析目前戏剧与后世优劣,但从锦上添花这一点上,她倒可从这些充当背景的人数入手。
为何不再一人叙说事情时配以演示过场呢?
例如,当说到一年大旱,民众颗粒无收,税收无望,配以几人扮作灾民,衣不遮体,抬头仰望苍天,馁子哭声盈耳,面对一片干涸的土地,远处收租差役徐徐行来……
到时,台子顶端再长贴一道挂帘:
某道某州某县,年月不考,只闻哭声遍野,饿殍满地。
以此做个过场戏幕。
例如,当说至某一贪官滑稽景象,配合几个幕府小役,在身后做夸张状——
只见那刘主薄,亏也几经铨选,竟连那桑字也不识,问起为何蜀地俱以桑代粟缴纳租税,把那县令气得脸都成猪肝色了,可怜小役在身后连连作比,最后还是吃了县令的几板子。
蜀地常有以绢布代粟米交税,因此租庸调中的租庸常常俱以绢布代收,这北边来的刘主薄初次到蜀不识当地情况也罢,可一连做了三年的官,竟连那吏役也不如,亏得新来的县令不顾一往人情……
可偏偏碰上这灾害……
例如,当进行至戏剧情绪高潮,两人诘问之时,将那困病的老翁,夭亡的稚子,挣扎的老妇,痛诘老天的壮汉等等拉至昏官对案,一个个凶眉目煞,或哀呦,或麻木,或纯真,或鼓起了十万勇气欲拼出一条命也要发泄一腔怒火。
一戏三折。
最后一折——
现世之路走无可走,贪官人头落地,可这饥馁未消。
民众在生活,在人间已然痛苦不得,何不在这片刻欢愉中得到丝慰藉。
或付诸神话,或付诸人力,巧文也想在这戏剧加个好的结尾。
神话缥缈,给人精神解脱,可以神女降临,洒下甘露为题,解救万世苍桑。
但巧文此时却不想那么做了,即使这是现场唯一一举让裙衫扬名之法。
她想。
人定胜天。
那壮汉,那妇人,那一个个饿得头昏眼花却不分昼夜开渠引流单薄的人影,是戏剧能给人最大的鼓舞。
三日三戏,戏目相同。
初看惊为天人,再看潸然泪下,三看激越之情顿生。
一日又一日的轰动,来吧,将这戏目推向高潮。
此乃,戏幕完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