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小说

第二十八章 兴师问罪二(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www.5117link.com

炼丹术起源于道祖的《金丹经》,开篇为“烹炼金石以为神丹,服食神丹令人寿无穷己,与天地相毕,乘云驾龙,上下太清。”

后世有一天纵之才,读《金丹》而悟内丹之道,创立了丹鼎派,崇尚内外兼修。

将金丹经开篇一句改为:“烹炼金石以为外丹;龙虎胎息,吐纳故新以为内丹。”

后人将内丹术和外丹术统称为炼丹术,炼丹之道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完善,早已超越当年道祖。

丹鼎派也成了道门举足轻重的一支派系。

楚望舒的炼丹术一半是那人传授,一半是自修野狐禅,那人的医术冠绝九州,炼丹术自然非同凡响。

楚望舒在炼丹一道颇有天分,经过十几年的摸索,也算小有心得,未必就比九老山高高在上的丹鼎派神仙们差。

“一味的崇古贬今要不得,今人总结前人经验,不断改良进步,若还比不过古人,岂不是越活越回去?道祖虽然道术了得,可在炼丹术上未必就比后人厉害。”

楚望舒抛炭入炉,关上炉门,握着蒲扇轻摆。

炼丹和炼器都与修为没多大关系,重术不重道,说的通俗点就是“技术活”

,道术道术,道和术既是一个整体,也是两个独立的概念。

故而古今便有道术之争,炼丹属于术!

炼丹术博大精深,并非有一纸方丹就能练出金丹神丹,撇开火候,剂量,入药顺序......诸多经验不谈,炼丹者还得必须精通药理,最关键是一些永远不会付与纸上,只会口口相传的独门秘法。

限于这些阻碍,炼丹就显得难如登天,这也是俗世豪门无法染指炼丹营生的原因。

落日西沉,华灯初上。

黄杏坊火光熊熊,火焰烧舔着丹炉。

楚望舒搬来小凳坐在丹炉旁,俊秀的脸盘被火光映照,更显温润如玉。

左侧是木炭,右侧是烧火棍。

他时而起身嗅一嗅丹炉,时而拉开火炉盖子添加炭火,文火武火反复锻炼。

一刻钟后,一缕缕浓郁的药香从丹炉里飘出来,楚望舒立马从凳子上抬起屁股,打开火炉扒了些炭火出来,让武火转文火,然后搬着凳子到丹炉旁,踩在凳子上,打开炉盖,洒了两把秘制的黄色药粉。

做完这些后,炼丹就到了最关键的成败关头,这时候尤其要注意火候,太旺了,药材会烧焦。

太弱了,则激发不出药性。

楚望舒凝神盯着火炉,一手握着烧火棍搅拌里面的炭火。

觉得火焰不够旺,就小心翼翼添几块炭火。

烧的太旺了,就用烧火棍拨一些红炭出来。

又过了两刻钟,炉子里的火熄灭,楚望舒一手拿小木铲,一手拿木盆,站在凳子上,揭开炉盖。

丹室中凝结了一层厚厚的暗黄色药泥。

楚望舒眯着眼,心情愉悦,哼哼道:“生肌丸算什么,几万年前的老药方了,哪里比的上我这份外伤圣药,九光丹一出,管你生鸡丸还是生鸭丸,统统靠边站。”

小拇指挑了些许药泥,尝了尝,砸吧砸吧嘴唇,“成色还不错,勉强算一炉小极品。”

用小木铲把药泥铲到木盆,一些边角料也刮的干干净净,分毫不浪费。

炼丹到这一步其实已经大功告成,最后一步是成丹,没什么技术含量,说白了就是把药泥搓成丹丸形状。

晾上一夜,等它凝固就好。

楚望舒捧着软塌塌的一盘丹药进了西边一间房子,房子里几张桌子拼在一起,铺成一层牛油纸,一粒粒黑色、褐色、淡黄色、深黄色......颜色各异的丹丸摆在牛油纸上。

这些都是楚望舒从下午忙活到晚上,整整三个时辰炼制出来的丹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目录加书签
新书推荐

天朝仙吏洪荒二郎传帝枭盛宠:总统大人买一送二这个修士很危险神道丹尊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未来兽世:买来的媳妇,不生崽女明星的贴身保镖万道成神天骄战纪星宝三岁半被六个舅舅团宠了末世神魔录女侠且慢从岁月道果开始成圣道吟北马寻龙快穿之我在年代文里抱大腿我在春秋不当王谍网洪荒之妖皇逆天异世养崽:空间大佬燃爆了斗罗:我的老婆是封号斗罗!加满悟性的我打爆邪祟系统派我来抗战家族修仙:我能看到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