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www.5117link.com
】
【于是姚崇当机立断:我不同意。
姚崇把李隆基答应他的“十要事说”
又拿了出来,提醒李隆基,此举虽小,但影响甚大,若执意如此,就是走向吏治败坏的道路。
】
【李隆基听到这话,自然也不敢再乱封官儿了。
而文武百官看到李隆基连自己的二哥都拒绝了,那些想走斜封官路子的人,也就逐渐歇了心思。
可以说姚崇在这件事上直言纳谏,分析利弊,坚持纲领,十分果敢。
开元之初能有这样的贤臣,不能不说是大唐的幸事。
】
姚崇听到此话,虽低头写字,但腰杆挺得笔直。
张说与他站在一道,越写心里越苦。
李隆基写完天幕这话之后,用朱笔画上着重号,并且附上小字:不许斜封官!
高力士是有眼力见儿的,他不仅为李隆基准备的纸笔,连颜色不同的朱笔都拿来了,此外他还令小宦官抬了一副小些的案几过来,李隆基盘膝坐在垫子上,颇有几分认真的模样。
李隆基自认为自己是一个体恤的好皇帝,不能光自己坐着享受,还要考虑到百官站着已然很累了。
于是他大手一挥,宣政殿前每一个人都得到了一个小坐垫。
漆黑的夜里,明亮的天幕下,饱受困意和疲倦折磨的文武百官们揉着发酸的腿,心里十分感激李隆基。
此时,邓州的姚彝乐得拍大腿。
黑夜之中,他亢奋不已。
“好,好!
好!
!”
天幕之言犹在耳畔:“有此贤臣,大唐之幸。”
这话已然不像是一句对他爹姚崇的评价了,而更像是他自己的护官符。
他已经能预见天幕结束之后,朝廷传来的升官调令了。
坊州刺史姚弈兴奋搓搓手。
他拿过身边切好的瓜果,塞了一嘴,满足咀嚼。
经此天幕,还有谁不知他爹姚崇的大名,找他办事儿的人肯定很多。
想着白花花的银子,姚弈更快乐了。
【姚崇做的第二件事是整顿外戚,刚刚也有提到。
外戚是借助裙带关系攀附而生的皇权伴生物。
比如在唐隆政变之前,韦后权势滔天,军队之中的六个主要将领,全出自于韦家,或者是韦家的女婿。
这种外戚关系在历代都是层出不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