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他现在已经是一名准秀才了!
到时候家中可免两个男丁的徭役,他爹和爷爷就不用再担心了;家中田亩赋税、绢棉麻布税、丁口税都得以豁免,他每月还能拿到廪米和廪饩银,族中还有奖励……成为秀才以后,倘若缺银子了,会可以去县衙应聘书吏,去私塾当老师,做帐房,若乡中婚丧还会有人请他主持,还能给考生作保收费,抄书作画的笔墨价格也翻倍……还有五十亩田地的税额,他们家只有二十亩,加上几个叔叔家的,还能给村里其他孤寡老人剩下田税,在这太平盛世,他能在这块土地上立足了。
虽离荣华富贵还远,但总不至于过贫苦日子。
他的若笙,也有了一席安身立命之地。
而对老宋家的人来说,完全可以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来形容,那社会地位可是质的飞跃。
村里人登门道贺,宋家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宋辞忧则要准备秋闱,考试时间分三场,分别是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考试则在清河郡省省里专设的贡院里进行。
如今才四月底,到八月还有小半年的时间,宋辞忧有点犹豫是在家里自习还是去书院。
参加秋闱他除了四书五经,算学、诗词、律法和策论作为接下来的重点来提升。
宋辞忧算学格外拔尖,毕竟前世大学任教没事就去蹭课,少有难得住他的题目,至于律法和策论,那更是杜若笙的长项了,答题模板思路他早已不藏私的教给宋辞忧。
可是诗词歌赋实在不算出彩,虽然他肚子里有一肚子大中花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可他从未想过窃取,原主诗词歌赋也很差,所以才想参加诗社多学习,为此失去了生命,文化传承,他怎能做那小人行径。
宋辞忧考上秀才在十里八村不算一件小事,来家里唠嗑的邻家大婶也多了起来,说来讲去也就那些赞美奉承的话,李氏倒是听得开心,但上门说亲的简直不要太多,不过宋辞忧已经娶妻,就算是男妻,本朝也有不能停妻再娶的说法,李氏干脆拒绝了。
中了秀才,宋辞忧跟以往没啥区别,主要是他身边有一位真正的学霸。
宋辞忧在为写诗绞尽脑汁,他在诗赋上一直表现平平,除了曾经根深蒂固的排斥感,就是他脑袋里没货。
而博览群书的杜若笙不出家门都能写出让人惊艳的诗赋,宋辞忧看过之后决定,在家学习。
宋家人有些担心杜若笙教不了他,可是也不会反驳宋辞忧的决定。
在杜若笙的□□和指导下宋辞忧总算是明白了作诗的核心其实在于“用典”
和“言志”
。
至于平仄的规律很好掌握,古汉语中的平音可以转化为现代四声调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音则类似于今音的第三声和第四声,不同的格律诗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五律诗的其中一种是“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记住即可。
☆、小三元至于对仗和押韵,就更好理解了。
但若想作出来的诗有格调,则要熟知典故。
若想诗有灵魂,则要言之有物,把自己所见所闻以及内心感想寄于文字。
为了写诗,宋辞忧开始了博闻强记,大量读书背书理解,杜若笙带来的大量藏书都是非常实用的,宋辞忧有时背的脑壳疼杜若笙就出题让他来答,题目不拘于四书五经,算数诗词律法,还有很多驳杂晦涩的题,宋辞忧真的是被折腾的分不清白天黑夜。
考科举类似于现代的考司法考试和注会,考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一段昏天黑地暗无天日的日子,因为人的记忆始终是一个无力扭转的缺陷,只有不停地重复,遵从生理性的记忆曲线才能维持。
更何况经义的内容还非常艰深,实在令人头疼。
在短时间内要想有个提升,真的是要下大功夫的。
宋家连小孩子哭声都听不到,只有宋辞忧背书的声音,二嫂专职给宋辞忧和杜若笙做饭,不让他分一点心,宋辞忧总算是明了什么叫头悬梁锥刺股,困的狠了他真刺自己。
现在宋辞忧的一天是这么过的:早晨五点起来拖着杜若笙起床跑圈蹲马步打拳,考试最长要在里面九天九夜,身体不好的都是抬着出来的,参加科举过硬的身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个就是他还需要有保护自己和杜若笙的能力。
练完功差不多六点,洗漱吃早饭,乘早上空气好容易记忆博闻强记背书,九点开始答题,中午十二点吃饭休息,一点半午睡后又是看书,如果看书累了,就习字算数背书赋诗,下午四点又是做题时间,晚上会温习一下,这么看来,他每一天过得都不算轻松,但很充实。
他在在家院子里搭了一个简易号房,靠近厕所,每月模拟考一次,除了安检其他全部跟正式考试一样,不知杜若笙从哪里整理来的往前考题打乱重编后让他来做,一进去就是三天后放出来,这样考场心态锻炼越来越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