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陛下英明!
“户部是一点都不想算那些账,虽然说秋收后修路可能也要钱,但能拖一阵是一阵。
话说到那份上了,就差明示群臣,来个“打先锋”
的。
在“水泥”
之事张榜没多久后,平阳公主府就率先出钱,要修整个长兴园中的路,还要让平阳公主府与齐王旧邸、襄阳公主府等处联通。
在高满做了表率后,一些宗亲们也跟着投钱,其中一些人昔日跟晋王、魏王相交,虽然没被谋反事牵连,可也跟鹌鹑似的,生怕被牵连。
这会儿找到了机会,抓紧时间向新帝表明自己的衷心。
除了皇室宗亲外,王珩也投钱了。
他这段时间着实是心累,“立后”
的事情悬而未决,不少人明里暗里提醒他,让他去触怒龙颜,将此事否了。
另一边呢,又有政事堂的同僚跟他们抱怨,现在的中书舍人都不随侍在宫内了,拟诏之事都是女官在做,根本轮不到他们。
只是这样就算了,毕竟陛下是女儿身,更可恼的是,许多事情陛下都不与宰臣们商议了,譬如此次水泥事,只有任着工部尚书的宇文神阔知道!
他们这些宰臣,有什么用?
王珩能做什么?他劝不了王映霜,更劝不了圣人,只能当聋子、当哑巴,只要事情没到最坏的地步,他就什么都不知道。
高素之的确在有意削宰相们的权柄,不仅仅是不置左右仆射,甚至在原来的侍中崔闳谋反后,门下省的领导侍中也空悬不置,一切皆有两位黄门侍郎料理。
而黄门侍郎想要入政事堂,还得加上同平章事头衔。
至于中书省,拟诏的职权减轻,有时候是女官动笔拟诏、批答,有时候甚至是王映霜亲自动手。
可这样还不够。
当初她人在江南时,借着张太傅以及高满的手埋下的线,也是时候该揭出来了。
没几天,高素之便召集宰相商议,拟定修一部包罗万象的大书,至于修书人——不是秘书省诸校书郎,而是那群用笔名在《五年科举,三年模拟》中发表议论的人。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那些人的名号已经是耳熟能详了。
谁都不知道她们是谁,只以为是张太傅的学生。
文章声势大,宰臣们也读过,虽然对一些剑走偏锋的言论不满,可也知道那些人颇有才情,圣人要修书,用她们就是了,总不能是自己被“发配”
修书吧?
宰臣们并无异议,下行的文书自然无比通畅。
高素之以这群人为学士,将人聚集在了东宫的崇文馆中。
可等到一个个从未露过脸的“名人”
现身,朝中仿佛掀起了惊涛骇浪,一片哗然声。
因为被召集到崇文馆的学士,全都是女人!
怎么可能?难道这些年与他们议论文章的,都是这些人吗?
原本一些事不关己的朝臣,立马发声抗议,言辞尤为激烈。
就连王珩,都一副难以接受的模样,只是他为人圆滑老道,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声。
高素之早料到朝臣们会有这种反应,她不怒反笑道:“那些人的才情不是诸位共同赞颂的吗?诸位没少与她们诗文唱和吧?先前宰相们无异议,怎么现在觉得不合适了?就因为知晓她们是女人,就很轻视她们吗?”
“还是说,诸位只是指桑骂槐,指的是朕不适合站在这里?”
话音一落,殿中噤若寒蝉。
良久后,才有人颤颤巍巍道:“若是冒名顶替呢?”
高素之冷笑,这是说什么都不相信别人有这本事,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这群人都是一样的自大,还容易破防。
她掀了掀眼皮,淡淡道:“这事简单,同题共试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