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不似先帝更看重那些高门世家,在位这二十年虽没有废除科举,却也不曾重用任何寒门进士。
今上一登基,就开恩科,很显然是在对天下寒门学子宣示他的政见。
这样的一个皇帝应该不仅仅是宽仁,也是有心怀天下、力图振兴的君主。
既然今上和大皇子都觉得当年顾策降敌的事有隐情,莫非是真的有什么隐情……
韩章和深吸一口气,维持着作揖的姿势,一瞬不瞬地看着楚翊,正色道:“殿下可有什么凭证?”
“若有足够的证据,如今就该正名了。”
楚翊的神情极为平静,口气也相当淡然,似乎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他对此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
韩章和从楚翊的用词中听出了他的语外之音,急切地追问道:“敢问殿下是否已经现了些许头绪?”
话出口后,韩章和又怕这是朝廷机密,还想说什么,但楚翊先一步开口道:“我在越国时,偶然现当年扬州的那一战中,越军明面上声称折损两万将士,实际上却战死了三万人,一万人凭空消失不见。
余下越军在返回越国后,就被越国圣人下旨解甲归田。”
寥寥数语令万草堂内的气氛陡然间凝重起来。
俗话说:金举人,银进士。
几个县才能出一个举人,每个举人都是从万千秀才中杀出来的聪明人。
在场这些学子们能一路读到举人,都不是蠢人,更何况,他们科举的目的是为了为官,平日在书院里先生也常与他们说一些朝廷时事,让他们分析、撰写策论。
大皇子提出的这个疑点确实令人感觉蹊跷,他们皆是眉头深锁,露出深思的表情,心里冒出同样的想法:莫非当年越国圣人是为了隐藏那“消失”
的一万越军,才会下令越国北伐军解甲归田?
顾策一案牵连甚大,关系到了数万条人命,关系到他们大景的颜面,若没有那一败,大景何须与越国议和,何须对着越国卑躬屈膝,割海赔款,又送了大皇子为质子。
对于大景,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可如果这桩公案的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情呢?
楚翊接着道:“去岁,我从越国归京的途中,曾亲赴台陵城,在距离台陵城十五里的上岭现了一处焚烧过的战场,可根据兵部留有的卷宗记载,当年那里没有生过任何战争,也没有任何大景的兵员与百姓折损在那里。”
所有的学子们表情更郑重了,一片肃然之色。
原来大皇子早在去年就曾亲自去了一趟台陵城调查,很显然,他为了顾策案筹备已久,并非一时起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