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而后周方面,虽对南唐的种种举动有所察觉,但碍于国内事务繁忙,加之对南唐的真实意图尚存疑虑,故而选择了暂时的隐忍与观望,未立即采取行动。
此外,南唐与后周之间横亘的淮河,宛如一条自然铸就的界河,其水流状况在四季更迭中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尤其是当寒风凛冽的冬季来临,淮河的水位会经历显着的下降,昔日宽广的河面逐渐缩减,部分区域甚至裸露出浅滩,使得原本被视为天堑的河流变得易于逾越,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会出现令人咋舌的断流奇观。
南唐的智者与将领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地理现象中的战略机遇,他们巧妙地利用淮河在冬季的这一特性,精心策划了一项防御策略——“把浅”
。
“把浅”
之策,作为南唐王朝针对后周潜在威胁而精心策划的军事部署,其深远意义远非字面所能尽述。
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巧妙利用淮河自然形成的低洼浅滩地带,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
南唐精选出最为骁勇善战的士兵,配以精良的武器装备,在这片看似不利实则易守难攻的土地上,构建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这些防线不仅密布着深沟高垒,还辅以密布的哨所与巡逻队伍,形成了一张无懈可击的防御网络,旨在让任何企图越过淮河的敌人都付出沉重的代价。
,!
每当夜幕降临,淮河之上寒风凛冽,但南唐士兵们却无惧严寒,他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寒光闪闪的兵器,沿着既定的巡逻路线,一丝不苟地执行着任务。
他们的身影在昏黄的火把映照下,显得格外坚毅与不屈,成为了淮河沿岸最动人的风景线,也向世人宣告着南唐扞卫疆土的决心与勇气。
然而,正如任何一项重大决策都会伴随争议与分歧,“把浅”
之策在南唐朝廷内部同样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以寿州监军吴廷绍为代表的一派,对此策略持保留甚至反对意见。
他们认为,当前时局虽暗流涌动,但并未出现直接威胁南唐安全的战事,如此大规模地在淮河浅滩驻守重兵,无疑是对国家资源的一种过度消耗。
军粮与军费的持续投入,使得本就紧张的国库更加捉襟见肘;而长期保持高强度的防御态势,也可能导致士兵疲惫不堪,进而影响到整体战斗力的发挥。
更重要的是,这种集中力量的做法,可能会忽视对其他潜在危险区域的监控与防御,使得南唐的防线出现不应有的漏洞。
吴廷绍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力排众议,坚持己见,毅然决定终止“把浅”
行动。
在他看来,节省下来的资源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到其他更为紧要的军事建设上,比如加强边防要塞的防御工事、提升军队的机动性与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改善士兵的生活条件,从而提升整个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他的这一决策,虽然短期内可能引发一些争议与不解,但从长远来看,无疑是对南唐国家利益的一种深谋远虑与负责任的考量。
然而,这一决定却遭到了南唐清淮节度使刘仁赡的强烈反对。
刘仁赡深知淮河对于南唐防御体系的重要性,他深知“把浅”
不仅是应对潜在威胁的有效手段,更是彰显国家威严、稳定民心的重要举措。
他紧急上表,详细阐述了继续执行“把浅”
策略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但遗憾的是,他的声音并未能穿透朝廷的层层壁垒,最终未能获得应有的重视与回应。
这段历史插曲,不仅反映了南唐内部在军事策略上的分歧与博弈,也折射出那个时代动荡不安、局势瞬息万变的特征。
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一个决策都如同棋盘上的一枚棋子,既可能成为扭转乾坤的关键,也可能成为导致失败的伏笔。
而“把浅”
之策的最终命运,也如同那冬日里时隐时现的淮河流水,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乱世枭皇:柴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