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了,刘二明小声插嘴:“也就是说,在我们发布报道之前,要先对目标受众进行预热。”
“是的,”
王伟回答。
“只要能调动起人们的情绪,那么哪怕对化学对环境对公共卫生毫无了解的普通人,也会开始理解为什么,和自己千百里之遥的化工厂违规排放有毒物质,也会对自己造成危害。”
最后的数据整合、分析完毕,再将拼图的最后一块——结论递交给赵华枫。
预计还有一个月就可以完成最后的工作。
也就是暑假结束前,王伟希望开始第二次爆料。
高老师是王伟事件中罕见的知情还成年了的人。
王伟当局者迷,刘二明和赵华枫还都是孩子;高老师虽然知情,但从来没参与过调查研究,应该相对是客观的吧?
听了刘二明讲述他们二次爆料的相关计划,高松然在电话另一端,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这样太危险了。
赵华枫发表了前几篇批评文章,都差点让她被学工处批评。
你是知道的,咱们三中虽然打着‘鼓励学生发扬个性’的旗号,但校领导层面其实很怕事。”
确实。
三中办事财大气粗,愿意掏钱,但领导层还是小家子气。
倘若这一次赵华枫遭到化工厂及其背后力量的报复,以三中那群校领导的德行,肯定第一时间把三中撇干净,放赵华枫一个未成年人独自承担瑞宜化工厂和背后势力的怒火。
刘二明有些失望。
他跟着王伟做实验,父母同意了,高老师起初也没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
半年过去,数据测完了,要出成果了,怎么高老师还要突然告诉刘二明,“你做的事情不能公开发表”
?
难道都是白用功吗?
高松然提出,调查报告依然可以发表,但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文稿写作,这份功劳全记在王伟一个人头上就行。
刘二明兢兢业业测量数据,报告上不能写刘二明的名字;赵华枫最后为这份重磅调查报告定稿,但最终的稿件也会记在“作者王伟”
名下。
刘二明和赵华枫两个热血方刚的学生,初听高松然这么说,齐齐摇头。
可冷静下来了,高老师站在他们的角度,完全为他们的这个团队着想,是整体风险最小的策略。
参与爆料带来的名誉,比起人身安全来,什么都不是。
刘二明没说话,赵华枫却提出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建议:“自古真情动人心。
如今让人动真情的,无非就是文艺作品了。
硬核的化学知识、调查报告不能那么快拿出手,但我们可以利用虚构故事的力量传达理念嘛……”
高松然在电话那头听得有点懵:赵华枫这话锋一转是想干什么?不写纪实报告,改编故事赚人眼泪了?
说起“编故事”
,10班倒是有人擅长此道……
赵华枫提到了“温云茵”
三个字,高松然知道,他和赵华枫想到一处去了!
第214章让人们感受文学的力量吧!
放了暑假,温云茵一头扎进了她的小说创作世界。
语文老师徐扬帆对她的才华赏识有加,还特意为她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暑假见闻、读书笔记、命题作文,每位同学的暑假作业要写五篇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作文。
但温云茵是个特例。
由于她的小说创作成绩斐然,徐老师大手一挥,免除了她写作文的负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