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按照王伟的说法,这本书讲述的是杀虫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危害,然而这些危害在当时却并未收到科学界和政府的足够重视。
——这与他们现在面临的多氟烷基物质问题何其相似?在制作不粘锅、衣物防水涂层材料过程中产生的多氟烷基物质,为人类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它潜在的危害却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想必高老师也是这个意思,可是……这和温云茵又有什么关系?刘二明在心中暗忖。
“我知道了,高老师。
王伟也给我推荐了这本书,我会去看的。”
被忽然转移话题,无法继续抒发他对写爱情小说的温云茵的优越感,刘二明心底还是有些不服,情绪也有些低落。
高松然又说:“既然你已经在与王伟先生的交流中,对化学物质、环保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第一手经验,我想给你的作业拔高一个难度层级。
王伟先生告诉我,他已经带你阅读了一些专业的科研论文。
我希望你在读后感中能探讨这个问题:《寂静的春天》出版于1962年,在此之前,已有众多科学家对杀虫剂、农药滥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论文,还有人在公开场合提出了批评。
那么,比起同时期的科研论文,为什么这本书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还催生了米国环境署等国家机构呢?”
刘二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也许是因为先前的研究者,每篇论文只能研究一个课题的一个方面。
而《寂静的春天》是一本书,它综合了前人的科研结果,得出了一个更加完整的结论。”
刘二明张口就来,让高松然有些不高兴。
他板着脸,严肃道:“我平时是怎么教导你们的?在没有接触某个人或事物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
这本书你还没看过,你的结论又是从何而来?”
刘二明一时语塞:是啊,自己太想当然了,回答过于草率。
高松然的批评让他感到自惭形秽,却也激发了他的求知欲。
他立刻上网下单,购买了《寂静的春天》的英文版。
刘二明的英语水平算不上好。
第一遍阅读仿佛在打一场硬仗,前两页二十多个生词都是面目可憎的敌人。
刘二明一一查阅,书上标注出来。
第二遍阅读,他才勉强看懂什么意思。
短短两页,就耗费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刘二明接受了高松然的阅读挑战,另一边,温云茵忽然接到班长赵华枫的电话,有些不知所措。
电话中,赵华枫提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请求:希望温云茵能创作一部小说,并在其中巧妙地夹带一些私货。
电话挂断,温云茵沉思良久,大致明白了班长的意图。
几个月前,她听说赵华枫一直在调查一起被掩盖的环保危机,但却没有眉目。
之后的调查情况如何,温云茵也再没有跟进关注。
赵华枫并没有向温云茵透露太多关于王伟的事。
但她也没有隐瞒自己找温云茵帮忙的目的。
她要发表有关这起环保危机的调查报告,又担心自己的调查报告可能无法引起大众的足够重视,希望通过温云茵的小说创作,为调查报告提前造势。
虽然温云茵并不确定这种“预热”
能产生多大的效果,但她还是答应了。
口碑大幅下跌的攻略男主快穿文,让温云茵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以至于她一度都开始自我怀疑,自己还适不适合走文学这条道路?
班长请她帮忙创作小说,说明还是有人欣赏自己的创作能力的!
比起温妈妈看到女儿失落时显得有些空泛的安慰,温云茵从赵华枫的要求中,反而汲取到了更多的力量。
故事的主旨是环保;需要揭露某个邪恶组织滥用一种叫“多氟烷基”
的物质并肆意排放的罪行;小说的写作目的,则是用平易近人的叙述手法,向人们科普这种物质的危害。
以上三点就是赵华枫的基本要求。
温云茵不擅长写作节奏短平快的单元文,但赵华枫的要求,却给了她构建自己宏大世界的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