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面对同样强悍的殖民帝国法兰西、后来居上且雄心勃勃的德意志,自己垂垂老矣但死而不僵的俄罗斯,作为海洋大国的英国在欧洲大陆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奈。
所以为了英伦三岛的安全,英国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平衡各国,严格遵循“谁强谁挨揍”
的原则,用“离岸平衡手”
维持欧洲大陆均势,让欧洲大陆各国陷入“螃蟹理论”
无法自拔,英国自然转危为安。
但一战还是不可避免地玩脱了,因为空前的伤亡,英国几乎打光了日不落帝国的所有资产,包括国内精英、债权国地位以及赖以生存的殖民地。
而一战的元气大伤又让英国在二战前走上了“绥靖政策”
的弯路,再度让英国输得一塌糊涂,除了战胜国地位,英国几乎在二战中一夜回到解放前,彻底从日不落帝国沦为二流强国。
而很不幸的是,习惯了“老子当年”
的英国,虽然接受了英国彻底被打回原形的现实,却无法改变其“搅屎棍”
的本性。
当然,英国的“本性难移”
,除了难以接受英法成为欧盟主导者的局面,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二战后的英国开始借助美国的力量狐假虎威,而美国出于完全控制欧洲的需要,也需要英国的上蹿下跳。
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比其他殖民帝国夺取的殖民地面积更加广阔,超过英国本土面积的110倍还多。
而相比于沙俄等殖民帝国,英国的殖民地不仅距离本土遥远,大部分区域更是位于中低纬度地区,而中低纬度地区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因此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
在英国本土面积狭小,能够供养人口有限的情况下,英国想要巩固对殖民地的统治,理论上是不可能像沙俄一样推行野蛮的“种族换血”
的。
毕竟即便杀光了殖民地人口,英国本土人口也不足以填补其空白。
所以,为了维持和巩固万里之外的殖民地,前期以贸易方式渗透的英国在人口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利用和挑起当地矛盾,推行“分而治之”
的策略。
以印度为例,在取代东印度公司成为印度主宰以后,英国政府拉拢印度土邦,给予高度自治权,使土邦成为英国殖民者的鹰犬。
而在英国殖民印度的过程中,随着教育等近代文明的深入,印度精英逐渐萌生了民族意识,组建了旨在争取印度独立的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国大党。
面对“无心插柳柳成荫”
的局面,英国开始扶持伊斯兰教为主的穆斯林联盟,于是英属印度内部开始出现巨大分裂。
二战结束后,在难以继续维持对印度统治的情况下,英国于1947年抛出“蒙巴顿方案”
,成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裁判,最终也让印巴双方成为不共戴天的宿敌。
相比于法国等紧握殖民地不松手最后一地鸡毛的殖民帝国,英国因为统治成本相对低廉,所以显得更加“拿得起放得下”
。
而且相对高明的“以退为进”
策略,也使得英国将日不落帝国的影响力保持了更长时间。
这就造成了一种特殊的路径依赖。
然后他们就人憎狗嫌了。
特别是在美国爸爸不管他们之后……带嘤彻底就朝着第三世界国家疯狂狂飙了!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