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我们接着看,对于童生考中秀才,可不是像现在小升初这么简单。
以清朝的统计为例,26年间,平均每年才产生2个秀才。
这可是全国范围内,一年才两千人,虽然说那时候人口没现在多,但每年2个秀才也是少得可怜了。
这秀才的录取率可以说是很低的,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备考中”
的秀才,都有需要做些什么?考秀才之前,需要备好论语、孟子、书经、诗经、礼记、左传等书籍,共计四十万七千二百多字。
当然不是备好这么容易了,不仅仅需要通晓书中道理,还需要背地对答如流,没有半点瑕疵。
这些书也不是说句话就给送到家的,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只能自己掏钱买,读书人有很少干农活,只能向家里要,或者向亲朋好友借。
这些以来,那些备考的学子们的生活条件自然会下降。
精神生活满足了,物质生活也就不怎么在意了。
这万千学长就在这种环境下日复一日地备考中度过。
考试有通过的就有落榜的,有太多的人考了很多次都没能考上,落榜后回家又多了一份来自家人的精神压力让他们有苦说不出,只能继续勤学苦读下次再战,所以说“十年寒窗苦读”
也不是空穴来风的。
这些为了考取秀才的童生们,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但真正成功的却只有一小部分,就像我们现在考大学一样,每个城市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也是很少很少。
但相比较来说,我们却比他们幸运,至少我们比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他们一旦迈出那一步,要不就是平步青云,要不就是穷困一生。
既然考中秀才如此困难,那么考中秀才又意味着获得什么样的地位?熟悉周星驰电影的读者应该记得,在《九品芝麻官》里的方唐镜在和周星驰扮演的知县对峙时,并没有下跪。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了?因为在古代,只要考中秀才便相当于有了一些特权。
见到官员不用下跪便是其一。
身为举人的方唐镜自然不用下跪,甚至还可以和知县大人争辩案情。
也就是说当上秀才,就隶属于朝廷,自然便有了平民百姓没有的特权。
除了见到官员不用下跪,不仅免除徭役,还可以接收到朝廷的俸禄,官吏不能私自用刑,可以没有约束的四处游历。
古代不仅仅制度等级森严,对于穿着来讲也是有讲究的。
一般读书人会穿着长衫,一般百姓就穿着很简单。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自诩自己是一个读书人,总是穿着破旧的长衫不曾更换,不屑于当穿短衫的短衣帮为伍。
这不也恰恰说明了长衫成为了读书人的一种标志。
但是不要觉得有了这点特权,秀才已经很厉害了。
所以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就因为我们够普通啊!
不是你突然得到力量,你就真的生了转变……哪有那么简单!
所以格尔,即便成为屠神者,依然还是那个部落民!
qu9.。
qu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