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做收尾。
声音渐行渐远,褚归扫了眼贺岱岳的腰下,挑起的情动偃旗息鼓,他撩开蚊帐下床,严严实实地套上鞋袜,一本正经地说着下午的安排。
“我买了黄绵纸,你熬碗浆糊,试试二舅做的卷艾条模具好不好用。”
用面粉熬的浆糊是天然的粘合剂,应用广泛,贴春联、糊灯笼……用浆糊贴在墙上的春联,能管一年到头,即使破了都不带掉的。
贺岱岳舀了小半碗面粉加水化开,生火慢熬,白色的面粉水逐渐变得粘稠,呈现出淡淡的透明感,冒出噗嘟噗嘟的大泡。
熬好的浆糊同样能吃,贺岱岳说起幼时的趣事。
有一年他随潘中菊到潘家吃团年饭,那时他外公外婆还在,潘外婆熬了浆糊贴春联,浆糊碗放到外边,一转身的功夫,浆糊连糊带碗被人端了,大过年的不好骂人,气得潘外婆在梦里揪着小偷骂了一顿。
浆糊白不呲咧的,褚归尝过,没啥味,偷浆糊吃的家里不知得穷成啥样。
凉透的浆糊质感愈发凝实,褚归跟贺岱岳转移阵地到了隔壁,他在卷艾条模具上铺了张黄绵纸,边缘处薄薄地抹上一层浆糊,凹槽内填上细艾绒,卷棍往下一推。
艾灸条直径约莫为两厘米,褚归捏了捏,有点软,艾绒填少了。
他折断失败的艾条,抖落艾绒,做二次尝试。
第二次又填多了,过于紧实,不利于艾灸条的燃烧。
前后试了五次,褚归总算得到了一根满意的成品。
贺岱岳划燃火柴,他举着艾灸条凑近点燃,点燃的艾灸条,烟色白而轻,艾绒缓慢燃烧不见明火,空气中满是艾草独特的清香气。
“成了。”
褚归杵灭艾灸条,与贺岱岳按刚才的经验继续做。
割艾草、撸艾叶、晒、舂、做模具、熬浆糊、卷艾条,零零散散地忙活了四五天,最后一数成品,六十根。
!
困山村山地多,全部种满了玉米,热火朝天地干了大半个月,收玉米的活儿接近了尾声,最后一担玉米落地,卸下扁担的男人向大家宣告了一个好消息,外面的玉米都掰完了。
潘中菊手一顿,村里掰玉米跟脱粒基本上是前后脚的事,玉米掰完了,意味着她能干的活即将告一段落。
“大伙儿加把劲啊,争取今天弄完收工。”
村长媳妇大声动员,众人响应着加快了速度,一时间玉米摩擦脱粒的呲呲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手上忙活归忙活,嘴皮子依旧上下翻飞,今日话题的中心是在家养胎的刘盼娣。
褚归被他们在嘴里翻来覆去议论淡了,村里唯二跟褚归交集深的,一个贺岱岳伤了腿脚窝在家,一个潘中菊寡言少语,掏不出他们想听的东西,聊褚归不如聊别的。
他们说的话倒是不难听,无外乎感叹刘盼娣有福气,嫁到了贺家这样的好人家,公婆和善男人能干,知冷知热的,怪叫人羡慕。
困山村虽小,在育龄的夫妻却不少,主要是年龄范围广,从十八九岁到四十五六岁,皆有生育后代的可能性,当然受身体机能所限,四十岁以上的在极少数。
总的来说困山村基本上每年都有人怀孕,多子多福嘛,除非情况特殊,没有人会特意避孕。
然而单单怀上是不行的,关键是要立得住,孕期流产、生产时的鬼门关、婴幼儿时期的各类疾病,处处充满风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