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康熙、雍正、乾隆都弄过。
其中,康熙、雍正分别弄了一册,而乾隆则是制定了两册。
眼前的这一册,册文满文部分镌刻精细,唯汉文部分刻制略稀疏,不尽工整,此风格在清代初期玉册中常见,再据所镌谥号。
这应该是康熙帝亲自进呈至太庙的顺治帝谥册最初本。
“有点像古代中国竹简。”
亨利说道。
他看过中国的一些古装电视剧,在中国还没明出纸张值钱,就是用竹片写字,然后弄成一册册的。
林渊点头,确实就是根据竹简制作的。
原始社会时期,文字还没成型,也没有简牍纸张作为文字载体,人们都是将日常生活以图像形式记录在石头墙壁上。
即便后来有了竹简、木片、麻纸这些书写用具,在石头上刻字记录的方式也没有被摒弃。
只不过换了一种昂贵的材质——玉石。
将玉石打磨成薄片,饰以重要文书,按顺序编订成册后,由此就产生了可以流传千古的珍贵书籍——玉册,亦作“玉策”
。
林渊补充:“不过,古代玉册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所以往往是和帝王有关,像是皇帝封禅祭祀时,就会埋玉册以告天地。
皇帝即位、册命太子及后妃、记录皇族族谱也会用到玉册。”
据他所知,明清皇室尤其重视玉册,一类用做政务,如册封或定谥号;一类为文册,刻录着皇帝的重要文章;一类为书画册,刻录皇帝喜爱的书画作品;另外还有一类佛教玉册。
而玉册上的书画、文字雕饰得都非常讲究,有用泥金直接书写的,也有刻字填色或阴刻描金的,阴刻描金应该是质量最好的,不仅有金玉的辉煌,还能长长久久的保存,一册永流传。
“像这玉册,便是记述了顺治帝一生功绩及顺治十八年三月庚戌朔越二十四日癸酉所上庙号及谥号。
大家应该知道,跟皇帝扯上关系的物品,通常都不一般。
这件玉册,至少值百万美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