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至少还有两成呢。”
孔十一娘试着安慰自家阿耶,也就是这个时候,她恍然发现阿耶已经不是记忆中那个高大健壮的父亲,他的脸上刻着经年的风霜,皱纹已经密密麻麻的爬满了额头,孔十一娘没读过书,不知道自己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只是突然觉得眼眶一酸,就那么落下泪来。
“没事的,我在城中找到了一份工,回头我跟东家说把工钱全都换成粮食,让姑母家帮着带回来,总能撑下去的。”
之前孔十一娘被问到工钱结算是粮食还是铜板的时候,她选了一半粮食一半铜板,当时想着的是姑母家的伙食太好,她从家中带来的粮食根本不够,这一半的粮食可以补贴到姑母家里,剩下一半的铜钱可以留一部分当嫁妆,剩下的交给家中,让阿娘的手头宽裕些。
可谁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呢。
“苦了我的十一娘啊……”
有了孔十一娘的保证,气氛总算是没那么沉重了,孔家阿娘抱着女儿大哭一场,只觉得是家里没用,才让小女儿挑大梁,可怜她家的小十一,连月事都才是两个月前来的啊。
孔十一娘高高兴兴的回家,眉头紧皱的回去,带着家中辛苦存下来的一点铜板,孔家阿耶他们说了,能买多少粮食买多少,回头跟工钱换的粮食一起捎过来,可没想到回去就对上了姑母紧锁的没有,孔十一心里有了些不好的预感,而这份预感也很快成真——
粮价涨了!
粗粮的价钱涨的比细粮还凶,手里铜钱能买到的粮食瞬间又缩水不少,而且看现在这个趋势,粮价在有一段时间是要维持高价的——孔家人不买粮,撑不过这段时期。
可与之相对的,是收购的粮价却并没有上涨多少,甚至可能是粮店们都商量好了,还集体往下压了压价钱,由倒是冠冕堂皇:
“被蝗虫咬过的粮食,谁知道干不干净,肯收就不错啦。”
听得孔娘子只想一拳捶在那张该死的老脸上!
现在这种情况,卖粮是暂时别想了,孔十一让人带了个口信回去,让爹娘先别将粮食出手,她这边五日送一次粮食回家,家中的细粮先好好存着,等价钱涨起来了再卖。
孔十一娘回来便找了徐家的管事,咬着牙说出了自己想要把工钱换成粮食的事情,她知道这会给人留下占便宜的印象,但比起徘徊在饿死边缘的亲人,脸面,自尊,甚至人品好像都没有那么重要了。
“我们这边换粮的规矩是只能用工钱换粮食,价钱跟昨天的差不多。”
管事看了眼瘦小的女郎,最后还是不情愿的松了口。
“只是换来的粮食只能自家吃,若是被我们发现这些粮食被你们卖出去挣钱了,第一次取消你换粮的资格,以后你也不用来了,第二次就取消这个换粮的规矩。”
徐家只是想帮揭不开锅的人家一把,不想让自己的好心成为某些人手中牟利的工具。
管事在孔十一娘的名字后面涂涂改改掉发报酬的方式,便让十一娘签字。
“孔衣衣,把名字签到这,表示你知道了这件事,也是自愿改变工钱发放方式的。”
来徐家做工的女郎都有名字,不是大丫大妮之类的随意称呼,也不是姓氏+排行+男女的简单组合,而是那种真正的姓名,大部分女郎是没有这种宝贵的东西的,她们不识字,也不会当众给自己起一个合适又好听的名字。
毕竟名字这玩意没什么用:小时候是家中的几娘,要帮着家里干活;长大后嫁人就成了某某氏,某某媳妇,某某儿子的娘,就连死了墓碑上刻的也是某某之母某某氏,即使起了名字也没什么场合能用到。
针对这种现象,徐家表示我不听不听,别的地方她们不管,但到徐家做工,就必须有个正式的大名,为此她们还专门找了自己认识寓意又好的字写下来,让拿不定主意的女工点兵点将。
孔衣衣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原本她也不是这个衣,而是依靠的依,但这个依并不得孔衣衣的喜欢,便起了同音字为名。
“签好了。”
孔衣衣认真的在丑的各不相同的签名中加入一个自己的名字,冲着管事郑重的道了声谢,便跟着负责带她的女郎去做绿豆粉丝了。
绿豆粉丝的制作流程很简单,无非是泡水,磨浆,澄清,取粉,做粉五个步骤,孔衣衣被分到的工作就是推磨,这个活计不需要什么技巧,只需要耐心和力气,孔衣衣卖力的干活,磨盘被推的呼呼直响。
等到拿到了第一天的工钱,孔衣衣粮食到手做起事来就更疯了,甚至带动了同事一起内卷,但能坚持下来跟上徐墨阳节奏的寥寥无几。
孔衣衣跟自己的承诺的一样,拿到手的粮食五天一送,孔家有了孔衣衣送过来的粮食和情报。
艰难活了一辈子的孔家阿耶阿娘毫不犹豫的决定每日一餐,吃完以后就去床上躺着,减少活动范围。
孔衣衣也是后来才知道,在她走的第二天中午家里就断了粮,孔家直接给稻谷脱了壳,用米糠撑到了孔衣衣捎回来东西的时间。
但并不是村里所有的人家都有一个孔衣衣,有好几户人家已经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孔家耶娘象征性的捎了个口信给孔衣衣,问她能不能多换些粮食出来。
孔家在村里的人缘极好,小时候的孔衣衣在村里遍地都是朋友,孔衣衣不忍心让他们失望,琢磨了半晌想出了一个可能有用的法子,却一直不敢跟管事说。
直到徐墨阳的绿豆粉丝被针对,直到徐墨阳“脊梁骨”
的说法传开,孔衣衣攥着手上的遣散费,鼓起勇气单独找了管事。
“你是说用野菜之类的东西换粗粮?”
管事又确认了一遍,孔衣衣坚定的点头后也没当场拍板,只说要跟东家商量,第二天孔衣衣再过去的时候,便得到了主家同意的好消息,只是也有附加条件:
米糠麦麸之类的数量有限,若是被换完了,能换的便只有一个绿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