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那是田地啊,农家人的命根子!
唐王大规模征兵的时候,他们都避之不及,郎君却偷偷给公公报了名,谁知被公公发现了,赌红了眼的干瘦老人扬言要状告她家郎君不孝!
为了堵住公公的嘴,也为了保住家中剩下的财产,郎君跟她商量了半晌,用私房钱连带着婆婆那边仅存的家底,往家里置办了一辆三轮车。
夫妻两个把家里的水桶洗刷干净以后,骑着三轮车去徐家食肆买了几桶大骨汤回来,用稍微贵一点的价钱卖出去后,两人对坐在床上数钱和东西,发现虽然赚的不多,但要养活一家子人还是没问题的。
于是郎君在她身边跟了几天,确定戚香能独自做买卖以后,便打着为国奉献的旗号主动去报名参军了。
公公傻了眼,他本来想的是让儿子找些关系把他弄出去,或者儿子顶替他参军也行,没想到现在成了深明大义好父子,主动参军走边疆!
但再怎么有情绪,公公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上路,戚香准备了好些干粮给郎君带上,希望郎君能平安归来,至于公公……若是能改了赌性,他们家依旧欢迎,若是一直改不了——
虽然这么说很不孝,但戚香还是觉得,公公不回来对谁都好。
含着眼泪送走了郎君,可日子还是要过的,戚香照旧买着汤水,却会在买回来汤水以后往里面加些莱菔,农家菜不值钱,但小火在骨头汤里慢炖了一整夜的莱菔味道很不错,许多人也就不建议它占了些汤水的位置。
戚香靠着这门生意一点一点的攒着钱,家里却依旧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她是有自己的担忧的——若是家中有人生病,花费的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戚香家虽然做着生意,却并没有引起众人的嫉妒,因为有人曾经好奇的在饭点去过戚香的家中,那伙食有时候跟戚香男人在的时候差不多,有时候却要差上一些,唯一的区别就是吃饭的时候每人能喝上一小碗骨头汤,但这点汤水算的了什么,戚香明显没挣到什么钱。
于是戚香就这么靠着一文一文的积蓄,凑到了徐家给配方的最低购买额,然后做起了粉丝买卖,家中的伙食也就回到了郎君还在时候的正常水平,众人本来还有些艳羡,又被戚香的婆婆一句话点醒了。
“我们家的大郎是能挣钱,但他吃的也多啊,抵消下来也挣多少。”
村里人没几个数学好的,掰着手指半天觉得没什么问题,也就没有想跟戚香抢生意的,也没多少人怀疑戚香之前卖骨汤挣了许多银钱——戚香可是用田地里的粮食做抵押,让人家亲眼看过以后才换的粉丝!
当然了,那个人也是戚香用馒头雇来的,只是村里人不知道罢了。
“保佑两位娘子平安顺遂,生意兴隆。”
今天的生意很不错,戚香卖完了煎蛋,想到自己做生意都是靠着徐家食肆,顿时虔诚的双手合十拜了两拜,她的身上出现了常人不可见的细细金芒,金芒一路飘飘荡荡,又分裂成三份,两份三成的钻进了两位娘子的眉心,剩下一份四成的直接扑向徐墨阳。
戚香不知道徐家食肆的主家是谁,也不知道这些菜谱是怎么流传出来的,可这些瞒不过天道的眼睛,它无心无情,只知公平。
第155章小吏的应对
冬至这天风不算大,却下了些雪粒子,徐墨阳在街上走了一圈,便让叶娘子她们在邸店外面搭了些草棚,虽然只是四根杆子一个顶,却也能挡一挡风雪,再到下面放上桌椅,便是简单的用餐点,因为给足了好处费,又说好当天拆除,过来检查的小吏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徐家食肆平时还是很懂眼色的,三节六礼从来不会拖欠,平时交上去的好处费也给的爽快,那管事的叶女郎更是八面玲珑的性子,只要不是日日去徐家的食肆和邸店点贵价的吃食,平时他们过去吃些东西都是不收钱的,路过的时候还会塞一竹筒骨汤过来解渴。
虽然量不算大,但胜在主动啊,所以一般双方都保持着默契,只要不过线,小吏也不介意偶尔帮些举手之劳,挣上一小笔外快。
毕竟这徐家也不是什么软柿子。
长安生意人的性子各不相同,小吏也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比如一昧逞凶斗勇,又对他们并不算客气的,有靠山也就罢了,若是没靠山少不得要好好折腾一番,教教他们这长安城的规矩,就算他们抓不住这些把柄,上面还有师爷呢。
那可是精通唐律的人,但凡商铺有一丁点违规的地方,师爷抬抬手就能把人给收拾了,就算真的碰到了处处妥帖的人家,便是不耍手段,那也要小心若是被告上公堂的时候,他们无条件偏向对面的准备。
“这不就是讼棍吗?!”
徐墨阳在回去的路上听着秦娘子的科普,有些惊愕的说道,他还以为只有现代才有这种职业……也是他狭隘了,现代的不少东西都是古代玩剩下的,就比如最经典的纸钞不也在宋朝就出现过了吗,只是那个时候被称为交子,后面又玩崩了而已。
“没事,你继续说。”
徐墨阳冲着秦娘子笑笑,不就是长安城也水至清则无鱼吗,不就是天子脚下也要交好处费吗,如果他还是个满怀憧憬且没有见识的学生,可能会因为第无数次被震惊三观而在被子里崩溃,但现在的他已经是个成熟的社畜……前社畜了。
他可以接受的。
“除了这种不肯交钱的,还有一些便是不知道要交钱的……”
跟知道但是不交钱的人不同,有些人可能在当地有些关系,所以根本没有上下打点过,不知道要交这些费用,来了长安以后也跟在故乡一般经营,对于这种人,小吏一律采取温和告知的方式进行通知,一般只要补交了,再给小吏一笔跑腿费也就没什么了。
毕竟人家是上门通知的,虽然只是顺路,但还是要给些茶水钱。
好歹是在天子脚下,小吏们也不愿意起什么冲突,长安城人多水深,指不定就碰上哪个硬茬子,为了点外快丢了这身官皮可不划算——小吏不算正经的官吏,但大部分百姓不知道,知道这些的基本也懂小鬼难缠的道,不会专门去解释。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经营者的身份实在特殊,小吏不收他们的钱,也会去管着游侠儿不去骚扰,这种大部分是真正的苦命人,每日挣来的钱粮只够糊口的那种,比如在街角卖窝窝头的周婆婆。
周婆婆原先是村里的姑娘,可惜投胎的时候眼神不好,选了个把姑娘当货物卖的家里投胎,家里不让她嫁人不是因为心疼当媳妇的日子不好过,想让她多享受一段姑娘的时光,而是没找到能给出丰厚彩礼又表面光鲜的人家。
没错,虽然周婆婆家里把她当牲口用,但居然还是要面子的!
拖来拖去年纪大了,眼看着行情越来越不好,家里的小子也要到能娶媳妇的年纪,周婆婆家里也懒得做掩饰了,直接把周婆婆嫁到了深山,找的还不是头婚人,而是二婚的,过去直接当五个孩子的后妈。
周婆婆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但看她家里转眼就起了新房的高兴模样,应该对这个人选很满意,只是周婆婆再没回过娘家,周家开头几年还骂上几句,后面全当没有这个女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