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丞相李斯诛三族,李由却暂时没有波及到。
倒不是赵高忘记了李由,而是李由离咸阳太远,中原战乱,一时找不到代替这个三川郡守的人选。
但是李斯的死,也对李由有影响。
先不说痛失亲人的哀伤和仇恨,失去李斯在朝中的靠山,朝廷对三川郡的支持就减少了很多。
李由死守荥阳,在吴广数十万大军围攻之下三月未被击破。
但是攻城略地的功劳总是被人称颂,守城的功劳却总是被人轻视。
尤其是,守城总要让一座城的居民生活有这样那样的不便,也因此,城中居民并不会感念李由守城之功,而是在解围之后,每每抱怨守城期间自己生活有这样那样的不便,李由在守城期间行军法,也给人留下了很坏的印象。
朝廷又几次三番派使者调查李由在守城期间是否与吴广暗通款曲,是否有投敌之嫌。
里外受气。
再加上李斯一死,这城中的豪强、李由的部属,看待他的眼光也都变了。
李由的妻子是秦始皇的女儿。
始皇帝去世,一干子女被胡亥屠戮殆尽。
李由的妻子因为和他一起在三川郡,算是躲过了一劫。
这下老婆死去了兄弟姐妹,自己死去了父亲弟弟和满门亲属,夫妻两个相对垂泪,对身在咸阳的皇帝,对中丞相赵高,都是满腹怨恨。
恨不得生吞了他们两个。
但是荥阳城(河南郑州附近)是待不下去了,多少要动一动。
于是李由把自己的驻地调整到东面三百里的雝丘(今河南杞县)。
虽然距离荥阳不算很远,总是给咸阳方面一个态度,算是自己向东进了一步,算是自己有东进平叛的态度和勇气。
但是雝丘和荥阳的防御能力,那能一样吗?荥阳毗邻黄河,背靠太行山,是中原大地上少有的有地势依凭的县城,又是郑国的重要城池,几百年经营,加上秦代精心修筑,城高河深,可以据守几个月而不破。
雝丘却地处平原之中,四面尽是旷野,城墙低矮残破,几经叛军劫掠,城中物资也并不丰厚。
李由还没来得及整肃雝丘的城防,项梁大军已经到了。
六七万大军合围,项梁的军队比吴广那个草头王可正规的多,扎营、布阵、攻城,有板有眼,一个既无政治上依凭,又无防御基础的雝丘,立时也就城破,李由被俘斩首。
项羽保持了破城屠城的优良传统,在雝丘再大肆烧杀,极大的震慑了三川郡的秦军残部,破雝丘之后,再次向东进军,试图攻破外黄县(河南商丘),结果因为知道城破就会被项羽屠城,外黄县的防守倒是拼了命,城中百姓也不像当初荥阳百姓一样,抱怨县令守城给大家生活带来麻烦,而是上下一心,准备与城同存亡。
人啊,只有真实的死亡才能让他们团结起来,而若不是人人面临死亡的威胁,事后这些百姓总会翻脸抱怨当初带领大家抗击敌人是毫无必要。
说早早投降,大家也可以早享安乐,这种事儿,几千年也不会改变。
近十万大军在雝丘、外黄、定陶之间左冲右突,却并没有找到一个恰当的根据地,这种在平原上流浪的情况和陈胜吴广大军面临的情况很像,外黄定陶久攻不下,士气也有所回落。
项梁自忖以自己草头王身份统御大军,未免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于是使人遍寻故楚国王族后代,找到了一个沦落为放羊娃的楚王后人叫做熊心的,家道衰落,身边也没有什么势力,这种小角色正符合项梁的要求。
姓熊,是楚王后裔,这就有了名分。
身边没人、沦落到放羊为生,这就没有了依凭,这样的最适合做傀儡,于是项梁就带领一众手下,推举这个放羊娃做了楚王,称号就叫楚怀王,再次竖起了大楚的旗号。
有了王有了旗号,就方便手下的人员占据位置好做事情,于是带着两万人来投奔的陈婴就被封为“上柱国”
,而挑头造反的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成为楚王之下爵位最高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