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安乐宫。
太子府。
一间偏厅里,太子拓跋晃站在上首,两旁立着的是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城。
拓跋晃来回踱了几步,停住道:“皇上已经回宫了?没有通知啊!
孤没出城迎接,这如何是好?…”
他稳稳心神,抬手示意:“现在急也无用了。
都坐下说话吧,这里没有外人。”
二人对望一眼,待拓跋晃落座后,才分别在他下首两边的榻几前坐下。
鲜卑族与匈奴、氐族、羯族、羌族人一样,原本是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住帐篷、毡房,无论在室内室外,都是席地而坐。
可是他们南下中原后,坐姿进化却比汉族高明,一早搞出了胡几、胡凳。
甚至有了靠背椅子。
最明显特点是:桌、案高度提升,配合凳、椅,小腿可以自然伸展。
也就是说,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桌、案、凳、椅,已经与后世区别不大。
二人坐下后,拓跋晃问:“看两位样子,应该还有事?”
任城看着仇尼道盛。
仇尼道盛道:“禀太子,确实还有一件事,恐怕也不是小事。
《国史》完工后,崔司徒命人将《国史》和他的《五经注》一起,刻录在石碑上。
同时悄悄在城南置办一处园子,将石碑全部栽在那里。
昨日园子撤去围障,《国史》完全公布了。”
拓跋晃听了,顿时震惊不已。
崔浩、高允编纂鲜卑族国史,这是十年前父皇下旨诏要办的事。
皇帝诏书中,还特别提到“务从实录”
四字。
十年来,对某些史实的记述,崔、高二人有分歧。
这点,拓跋晃也知道。
不少鲜卑贵族收到风声,也多有议论。
对崔浩不为拓跋先祖避讳的写法,非常愤怒。
皇上之前虽然嘱咐崔浩要“务从实录”
,但皇上也不可能赞同毫无保留公开先祖的秘事吧?尤其是不怎么光彩的事!
这才刚成书,崔浩就如此大胆,竟然在皇上没有明确表态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公之于众了?拓跋晃思绪翻涌,稍微平息后问:“高侍郎是什么反应?”
任城答:“高侍郎对崔司徒做法不以为然。
他放言说:刊史于石、公之于众,一旦内容分寸被刻意解读,崔司徒一门将万劫不复,吾等参与纂史之人,也无一能幸免啊。”
拓跋晃点点头,道:“道盛爱卿,你去一趟高府,让老…请高侍郎郑重其事,不能马虎。
必要时要当机立断采取切割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