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郑方逸深谙权钱交易的奥妙,他经常去盐商家体察民情,若在盐商府邸的古董字画前驻足,次日,那珍品便悄然入其府邸。
其贪腐行径嚣张至极,从银两到房产,从古董字画到奇珍异宝,只要有人敢送,他就敢收。
短短一年时间,郑方逸就贪腐数十万两白银,然因身份特殊,竟无人敢轻易触碰这敏感的"
雷区"
,更无勇者敢于奏章弹劾。
皇帝十七年,郑方逸离任京师,盐商长达十一年被其压榨却忍气吞声。
临行之际,还不忘效仿前几任盐政官员,将第二年的盐引预发出去,顺便增加收入。
他还虚伪地承诺会让下一任盐运使“照顾”
盐商。
新任盐运史孙海栋到任,可能是他为了得到盐政这个肥缺,花费的孝敬太多,急于补亏空;也可能是,真的贪婪成性、求财心切。
初到任之后的孙海栋,没有丝毫的含蓄与羞涩,在知道自己任期第一年的盐引,已经被上任盐政郑方逸预售一空的情况下,竟然公然向各路盐商索贿。
这是明显的破坏潜规则啊!
这二十多年的官商潜规则,岂容有人搅局?再加上,这些盐商已经从郑方逸那里拿到了第二年的盐引。
所以,“豪横”
的盐商们对于孙海栋的直接索贿并不买账。
这可就打脸了!
而最让孙海栋心惊的是,他经过调查后发现金陵盐官并没有把些多收的税钱上交给朝廷,而是内部消化了,而这笔巨资都是盐商“提前”
上交的,所以此时的盐商已经“不欠”
孙海栋这个现任什么了。
孙海栋自己没落的好处,而且还有可能给前任们扛雷,他自然是不愿意。
都明着索贿了,可见孙海栋这个人做起事来是没有什么底线的——既然盐商们“不给他饭吃”
,他就要砸了这个锅。
于是,孙海栋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点了这个炮仗,所以就给皇帝上了这么一份奏折。
但是,不得不说,这孙海栋搞起官场权谋来,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他知道如果自己直接向朝臣检举此事,难免被人诟病。
于是他耍了个“奸”
:由于交通信息条件所限,像每任盐运史到底有没有预售盐引、预售了多少这样的数据,朝廷是很难掌握的。
所以,从周正开始,每任盐运史就很默契地把那二两额外的税收,隐瞒不报了。
孙海栋在获悉了这一重大隐情后,就故意给皇帝写了那份奏疏。
他明知道,历任盐运使从来没有向朝廷缴纳过那多余的二两税银。
可是,他却此地无银地向皇帝说起此事。
果然,皇帝在看到孙海栋的奏疏后,立马想起自己从来没有人向他汇报过那些因预售而多出的税款;于是,让贾珩严查此事。
至此,大禹王朝最大的贪腐案“金陵盐引案”
终于浮出了水面。
:()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