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王造福每月只回厂里一两次,其余时间都在指挥部那边工作。
除了日常生产和思想政治动员,叶满枝几乎没什么需要操心的事情。
她摩拳擦掌,只等着生产线到位以后,就可以大干一场了!
四机部那边已经给了准信,年底便能交付黑白电视机生产线。
然而,在十月末的一天,田春山脚步匆匆地跑进了她的办公室。
不等她询问,田春山就语速飞快地说:“厂长,我昨天从市革委会拿回了电视机配件的报价表,我感觉不太对劲呀!”
“怎么回事?你慢慢说!”
叶满枝倒了杯温水递给他。
田春山将一沓资料推过去,尽量控制着怦怦的心跳,说出了自己的发现。
“计划办公室预计要采购的所有配件,都比咱们预期的报价高出不少,”
他往那份资料上点了点,“要是按照这份报价采购物资,以14寸的黑白电视机为例,成本价至少要530元!
而根据天津712厂的定价,他们14寸电视机的出厂价只有395元,咱们的成本比人家的出厂价还高呢,那还怎么卖?”
这样搞下去,曙光厂卖一台赔一台,产量越高赔得越多!
叶满枝翻看着那份报价表,心里也有些慌乱。
生产电视机是赔钱赚吆喝的,她早在几年前就有心理准备。
但是为啥各厂明知赔钱,还要争着上马电视机项目呢?
因为电视机有宣传和动员的功能,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是国家批准可以赔钱经营的产品。
也就是说,企业亏损以后,将会由国家进行补贴。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生产电视机的成本已经在逐年降低了。
十年前,712厂生产一台电视机的成本价在一千元左右,但零售价只卖四百多块。
而今年712厂的电视机成本价已经能控制在400元以内了。
712厂是军工厂,生产民用电视机的同时,还有军方的生产任务,所以他们的产量一直不高,每年生产的电视机不超过一万台。
按照潘主任的分析,如果曙光厂能提高产量,那完全可以将每台的成本控制在360元以内,薄利多销,再有国家的特殊补贴,那么只需要两三年时间,就能将采购生产线的开销赚回来。
可是……
叶满枝死死盯住面前的报价表。
平均每台530元的成本价是怎么回事?
田春山愤愤不平地嘟囔:“市革委会那些人就是胡搞!
在这份报价表里,好多配件都是从外地采购的,高频头、接插件、显像管甚至是从湖南、湖北、四川调来的!
光是运输成本就不是小数目。
咱们省内的电子厂也不在少数,为什么要不远千里从外地调配物资?”
曙光厂明知电视机要依靠国家补贴,还要不遗余力地争取生产线,主要是因为这两年电子工业的行情好转了。
去年国防科工委提出“大办电子工业”
,省里响应上级号召,仅用一年时间就新办了几十家电子工厂。
曙光厂提前做过相关调研,用于组装电视机的元器件,至少有一半可以在省内采购。
另一半也可以在相邻省份解决。
但是市革委会给他们的这个报价表上,大部分的采购地点都在南方省市,这不是舍近求远吗?
叶满枝拿起那沓资料,起身说:“走,咱俩去市里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企业的生产计划和物资分配,目前正由生产指挥部的计划办公室负责。
相当于前些年的市计委。
他俩怒气冲冲地直奔市革委会,可是进了计划办以后,还得好声好气地跟人家商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