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这些契约所涉范围虽小,其不可违背已经成为社会习惯,农村中的士绅耆老就可以保证它们的执行,只有极少数的情况才需要惊动官府。
因为如果不是这样,整个帝国的农村经济就无从维持。
所以,海瑞无视于这些成约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威意义,单凭一己的是非标准行事,如果不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那反倒是不可设想的事了。
所以戴凤翔参劾他的奏疏中说,在海瑞的辖区内佃户不敢向业主交租,借方不敢向贷方还款,虽然是站在高利贷一方的片面之辞,然而如果把这种现象说成一种必然的趋势,则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推断。
而
这种现象一旦生并蔓延于全国,则势所必然地可以危及全帝国的安全。
戴凤翔的危言耸听所以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原因即在于此。
在被迫退休之后,海瑞编印了他从政期间的记录,其中包括各种公私文件。
流传到今天的这部文集,反映了海瑞确实是一个公正而廉洁的官员,具有把事情办好的强烈愿望,同时还能鞠躬尽瘁地去处理各种琐碎的问题。
使读者先注意到的,是他处理财政问题的篇章。
在洪武时代制定的赋役制度,流弊已如上述。
其最为百姓所苦的,厥为名目繁多而数额无限的“役”
。
大户人家可由官僚的身分而蠲免,这些沉重的负担就不可避免地落在中小地主身上,并往往使他们倾家荡产。
在推行了近二百年之后,帝国政府已深深感到窒碍难通而不得不加改革。
改革的办法是把各种名目的赋役折合成银两,以附加税的形式遍加于全境的土地上,不分贫富,计亩征银。
这种新的税制称为“一条鞭法”
。
地方政府就用这些附加收入以支付各种力役。
一条鞭法有其简明易行的优点,也多少限制了花样百出的舞弊营私。
但过去按田亩数量而以累进税方式而分派的各种赋役,此时以平均的方式摊派,本来属于富户的一部分负担从此即转嫁于贫家小户。
这也就是放弃了理想上的公允,而迁就事实。
出于对农民的同情,海瑞废除了自己应收的常例,并以种种方法限制吏胥的舞弊。
但是这些改革,仍然收效甚微。
因为本朝的财政制度虽然技术简陋,牵涉面却十分复杂,如果加以彻底改革,必须厘定会计制度,在中上级机构中,实行银行管制的方式,亦即无异于彻底改组文官集团,这当然是无法办到的。
再则海瑞的着眼点也过于琐屑,他被政敌攻击为不识大体,也不尽是凿空构陷之辞。
比如说,他的节约到了这种程度,除非吏员送上一张缮正的公文,他决不另一张空白的文书纸。
qu9.。
qu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