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1587年又值京察之年,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宣扬他作为大政治家的诚意。
京察每六年举行一次,全部京官都将被考核。
各地巡抚由于带有都察院御史的头衔,所以也同于京官在考核之列。
与他前任1581年的原则相反,申时行力主人事上的稳定。
随即消息传来,政府让大小官员各安其位。
于是众心欣慰。
京察的结果,凡由进士出身的职官只有33人降级或罢免,而且这33人,没有一个出于吏部、都察院或翰林院这些传统上最富敏感的机关。
这种恕道稳定了文官集团的情绪,也稳定了辅自己的地位,他被众口交誉为老成持重,有古君子之风。
他和万历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好,概言之,即已经由协调进而为亲密。
册封万历的宠妃郑氏为皇贵妃时,他被委为正使之一。
申时行又奉派为总揽大峪山今上陵寝的建筑工程,并已到施工之处巡视多次,一次在严寒,一次在酷暑。
1587年,他报告一切进行都很顺利。
万历龙颜大悦,特赏辅申先生织有双喜字的锦缎一匹,让他制成新衣,以供阅陵时服用。
在皇帝的心目中既已取得了很高的信用,申先生又能以他高的劝说能力,委婉地请求今上放弃他禁中内操,即在皇城中训练以宦官编成的军队,并同意不再随便出城巡阅,管束职掌特务的宦官张鲸。
这些事情,如果不是申时行采用恰当的方式调停,很可能造成皇帝与百官间的冲突。
因为在这些地方文官们有他们坚定强硬的看法,要是他们一定要以道德的名义在御前诤谏,言语冲突之余,万历一动反感,很可能导致一意孤行。
申阁老防患于未然,确已尽到从中调济的职责。
反对申时行的则仍称他为妥协,一味只顾目前适用,放弃原则。
申时行当然有他的办法答辩。
他表示,要是不恢复百官间的彼此信赖,怎么可以使他们大有作为,为皇上推行开明的政治?
管理我们这样一个大帝国,在许多问题上一定是要生罅隙的。
张居正以整饬纪律自居,而实际上他是强迫要求各人保证不生罅隙。
申时行用恕道待人,又鼓励诚信,就是期望各人自动地各尽其能地补救罅隙。
申时行的立论并非没有理由,但是从他四年内在文渊阁执政的纪录上看,其成功的希望至为微小。
推广诚意的方式是经常不断地举行礼仪,讲解“四书”
和其他经史,然而最近以来,申时行已经不能劝说万历皇帝出席他应该主持的礼仪,经筵也久被搁置。
申先生内心明白,经过张居正事件之后,皇帝对各种告讦、争论和答辩已经不感兴趣,他对一切都取怀疑的态度。
因为他从小束受教,就听说“王者无戏言”
,天子应对一切事物认真,更要在一句一语之间,相信亲信人的话。
而现在看来,每个人都是说管说,做管做,两不相干,这又何怪乎他怀疑一切?他之所谓“讪君卖直”
,就表示他已经知道凡事都有其明暗阴阳。
他对廷臣要求他为尧舜之君的说法不加反对,因为这是“四书”
中的准则,又是祖先的训示,不容置辩。
可是以他的聪明敏感,谁又能够保证他在内心深处,没有把这种要求当成臣下为他设置的羁绊?
皇帝放弃诚意,使申时行至为不安。
然而他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自己坚持信心,静待时机的好转。
可是无情的时光,究竟还有多少让申时行来安排和等待呢?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的秋天,他作为辅已四年有半,今后还有四年,他仍为文渊阁的长。
在他不知不觉的用尽了命运为他安排作辅的全段时间,那么太傅兼太子太师左柱国中极殿大学士申时行即想在文渊阁再多留一天,也是不能为时势所容许的了。
qu9.。
qu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