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在整个社会没有为它的成员开放其他门径的时候,多数像李贽一样的人物,已经不加思考地接受了这种生活方式。
如果李贽回泉州,他必定受到多少庄稼人的期望和逼迫,然而当时的李贽,已迭经生活的折磨,同时又研究过佛家和道家的思想。
他在重新考虑生命的意义,重建人生观之余不能再墨守成规。
也就是说,他不能把读书、做官、买田这条生活道路视为当然,也亟待摆脱由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集体观念。
对于这样背离传统的行为,他的亲族自然不能善罢甘休。
但是亲族的压力越大,他的反抗也越强烈。
在给曾继泉的一封信里,李贽说到他所以落,“则因家中闲杂人等时时望我归去,又时时不远千里来迫我,以俗事强我,故我剃以示不归,俗事亦决然不肯与理也”
。
所谓闲杂人等,是他的弟兄还是叔侄;俗事,是买田还是建立宗祠宗塾,或者竟是利用势力干预词讼,虽然语焉不详,大体上当不出这些范畴。
最有趣的是,他的家族不顾他的愿望,仍然指定一个侄子作为他的继承人。
这件事引起的反抗方式也同样有趣,他有一封遗书,题名为《豫约》,其中就提到他的这个侄子“李四官若来,叫他匆假哭作好看,汝等亦决不可遣人报我死”
。
这封遗书草于1596年,上去他削为僧已有8年。
李贽所居住的僧院坐落在麻城城外的一座山上,称为“芝佛院”
。
它不是正式的寺庙而仅仅是私人的佛堂,但规模却颇为宏大。
院中有正殿、左右厢房,还有和尚的宿舍和客人的招待所。
李贽自己居住的精舍位于全院的最后山巅之处,极目四望,水光山色尽收眼底。
在芝佛院的鼎盛时期,全院有僧侣4余人,统率众僧的方文则是李贽的朋友。
僧众中有人还带着徒弟、徒孙。
芝佛院始终没有向政府登记,没有领到正式执照,因之也没有向政府纳税。
它不属于任何宗派,也没有董事会的管制。
李贽是全院唯一的长老及信托老。
其创建和维持的经费,绝大部分来自他一人向外界的捐募。
他常常写信给朋友,要求得到“半俸”
的援助,或者以“三品之禄,助我一年”
。
有的朋友,周济他的生活前后达2年。
他过去没有经历过富裕的生活,但在创建佛院之后,却没有再出现过穷困的迹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