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小说

第七章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3(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158年,李贽在姚安辞官离任后,就搬到湖广黄安,在耿家充当门客而兼教师。

这时职定向的父亲去世不久,兄弟4个都在家里丁忧守制。

这4个人中,李贽和二兄耿定理的交往特别密切。

有人误以为他们两人在思想上比较一致,其实不然。

他们之间的差异,较之李贽和长兄耿定向之间的差异还要大得多。

耿定理天资聪颖,同时也是一个诚实的人。

如果他现“四书”

“五经”

中的理论和他自己的思想有所冲突,他就不能轻易放过,人云亦云。

这种矛盾带给他苦恼,也促使他思索,有时候会独自一人在深山穷谷之中徘徊。

最后,他终于“豁然贯通”

,确认儒家的仁就是无我主义,一个人成为圣人,则是把自我之有化而为无,进入了寂灭的境界,以致“无声无臭”

这种高悬在空中的理想主义,只能深藏于内心,不能应用于现实,并展而成为伦理和道德的标准。

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耿定理从来没有应考,

也从来没有做官。

然而李贽则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这无疑和耿定理的思想判若水火。

他们之所以能和睦相处,不在于耿定理学术理论上的弹性,而在于他性格的柔和轻松。

他经常以禅宗式的机锋,避开辩论中的正面冲突,而以表面上毫不相关的语言,来表示自己的意见,使辩论的对手在思索之后被迫折服。

因为他认为自己所掌握的真理,基于识见渊博;如果坚持片面的执拗,就等于放弃了宽阔的胸襟。

因此,当耿定理在世之日,总是能够用他特有的方式调解他长兄和李贽之间的冲突。

在思想史上,长兄耿定向最易为历史学家所误解。

他的朋友和论敌李贽,把他说成一个伪君子;而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也指出他思想上前后不符。

然则很少有人能看到,这位哲学家同样是在竭力地探求一种既有形而上的根据,又能融合于日常生活的真理。

他接受佛家和道家的哲理,认为至善至美属于虚无,但另一方面,却又认为任何信条如果不能在愚夫愚妇面前宣讲明白,则不成其为信条。

经过多方考虑,他提出,人的理智有深有浅,有粗有细,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在社会生活中,政治与农业不同,农业又与商业不同。

基于这样的分析,他已经开始指出了伦理道德的理,应当与物理、地理的理有所区别,因此施政的标准也应当与哲学思想有所区别。

这种理论,为当时持一元论的宇宙观者所不能接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目录加书签
新书推荐

废材又怎么样?照样吊打你!会穿越的外交官醉枕江山蒸汽朋克下的神秘世界恐怖女网红网游之命轮之主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斗罗大陆之弑神斗罗萌妻水嫩嫩,boss套路深江山争雄定河山师父们跪求我下山祸害师姐仙域科技霸主我能提取熟练度将夜诡异星巫系统派我来抗战帝临人间左道倾天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气运被夺,真千金玄术炸翻娱乐圈麻衣神算子第一序列偷香高手综武:七侠镇说书,开局结拜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