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的吟哦,虽不明白内中意义,却也隐约间感到师傅是在似乎在抒发什么情感。
便好奇地说:“师傅,徒弟不懂甚么‘兮’,徒弟只感到师傅是在说行途艰险。”
玄奘回答道:“是啊,徒弟们,我们的身体都是父母所赐,你们跟着师傅,冒险至此,若不是为了众生求正法,谁能支撑下去呢?”
言讫,玄奘目光更坚定,大步前行。
弟子们紧随其后,雪地上留下一串坚毅的脚印。
后人赞道:玄奘跋涉雪岭求真经,真可谓佛门真弟子。
经历千难万险,玄奘一行终于走出大雪山,到达梵衍那国都城。
梵衍那国都城叫罗烂城。
只见这座城,建在山崖上,长六七里,北面背靠高耸的悬崖,居民依山傍谷随地势筑屋而居。
放眼看去,整个国家地势高峻,气候严寒,适宜放牧,牛羊甚多。
境内出产冬小麦,花果很少,民风粗犷彪悍,衣着以毛皮和粗麻布为主,这也与气候相适应。
几个徒弟照例先前往打探。
看到大街上人们使用的文字和货币,日常的风俗习惯,甚至人们的相貌仪表,都与睹货逻国相同,只是语言略有差异。
又听说梵衍那国居民,淳朴而讲诚信,崇拜神祇。
上至佛教三宝,下至当地的各种神祇,都诚心供奉。
境内有寺院十余所,僧徒千余人,研习小乘佛教说出世部。
徒弟们上次听说了什么“说一切有部”
,现在又听了什么“说出世部”
,摸不着头脑,玄奘便一一讲说。
说出世部是小乘佛教十八部派之一,从大众部中分出。
认为世间诸法都是虚妄,只有出世法则才是实体,这与说一切有部“三世实有”
的主张正好相反。
在佛教发展史上,佛灭后,佛教发生过多次分裂。
先是佛灭后一百年,统一的佛教分裂为以长老为主的上座部和非正统的大众部,然后两大部派又继续发生多次分裂,形成南传佛教所谓的十八部派或北传佛教所云的二十部派。
大众部和上座部的主张,特别是大众部的说出世部与上座部的说一切有部在许多方面都直接对立。
在对待佛陀上,上座部认为佛陀是教主,但并非至高无上。
大众部则认为佛陀是离情绝欲、功德无边的神。
说一切有部主张“三世实有”
,说出世部则只承认现在实在,过去、未来没有实体。
边行边学,很快就到了罗烂城。
玄奘到达罗烂城之时,梵衍那国王出城相迎,邀请玄奘到宫中接受供养,数日后方出。
罗烂城佛寺中有大众部学僧阿梨耶驮婆(汉译圣使)、阿梨耶斯那(汉译圣军),都精通法相,两人见到玄奘,交谈之下,都暗暗惊叹遥远的支那国竟有如此学识高深的僧人,钦佩不已之下,带领玄奘到各寺院礼拜观瞻,十分殷勤。
王城东北,山势曲折,别有一番幽静、深邃的景致。
漫步山阿,一处凹地,遥遥地可见一座佛寺,是梵衍那国前代君主所建造。
不一会,能清来到面前,引着师傅到佛寺西面,只见一尊高百四五十尺的石佛立像兀自矗立,金辉闪耀,珠宝灿然。
能净也跑来,领着师傅绕到佛寺东面,这里有黄铜铸造的释迦牟尼立像,高一百尺,身体各部分先分模铸造,然后再组装合成立起来。
两尊立佛,东西相望,成为巴米扬名闻遐迩的著名景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