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勾践回到越国后,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增强越国的实力;另一方面,他派范蠡、文种等大臣到吴国进行间谍活动,贿赂吴国的大臣伯嚭,让他在吴王夫差面前说越国的好话,同时刺探吴国的情报。
勾践还采用了美人计,将西施送给吴王夫差,使其沉迷美色,荒废朝政。
经过长期的准备,越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勾践抓住机会,一举打败了吴国,实现了复国的目标。
勾践的这种长期潜伏、暗中布局、等待时机一举制敌的做法,也体现了“伏间制敌”
的策略思想。
3鸿门宴:秦末,刘邦和项羽各自率领起义军攻打秦朝。
刘邦率先攻入咸阳,引起了项羽的不满。
项羽在谋士范增的建议下,在鸿门设宴邀请刘邦,企图在宴会上杀死刘邦。
刘邦得知项羽的意图后,明知此行凶险,但还是决定赴宴。
在宴会上,刘邦表现得十分谦卑,向项羽解释自己进入咸阳只是为了替项羽保管财物和人口,并没有称王的野心。
同时,刘邦的谋士张良暗中与项羽的叔父项伯沟通,让项伯在项羽面前为刘邦说情。
而项羽的谋士范增则多次示意项羽动手,但项羽犹豫不决。
最终,刘邦在樊哙的保护下,借口上厕所逃离了鸿门宴。
在这个事件中,刘邦一方在明知道项羽可能设伏的情况下,依然前往赴宴,并且通过各种手段化解了危机,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在危险局面下的“伏间制敌”
策略,即通过巧妙的应对和暗中的运作,避免了被敌人所制,为自己争取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4蒋干盗书:赤壁之战前,曹操派蒋干到东吴劝降周瑜。
周瑜知道蒋干的来意后,将计就计,故意在蒋干面前表现出与东吴将领蔡瑁、张允关系密切的样子,让蒋干误以为蔡瑁、张允已经暗中投降了东吴。
晚上,周瑜假装喝醉,留蒋干在自己的营帐中休息。
蒋干趁机偷看周瑜的文书,发现了一封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密信”
,信中表示愿意投降东吴。
蒋干如获至宝,连夜带着“密信”
回到曹营,将信交给曹操。
曹操大怒,下令斩杀了蔡瑁、张允。
事后,曹操才发现自己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
在这个故事中,周瑜利用蒋干的劝降行动,设下圈套,让蒋干偷走了伪造的“密信”
,从而借曹操之手除掉了自己的敌人,这是一种典型的利用敌人的行动来达到自己目的的“伏间制敌”
策略。
:()借古鉴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