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s://www.5117link.com
万历所巡视的为自己预筑的陵墓动士于1584年的夏季。
这项巨大的工程微妙地体现了把皇帝不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把他当作一种机构的看法。
万历皇帝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决心,但并不缺乏清醒和机灵的头脑,然而他竟欣然接受了这种精神上的活埋。
陵墓内的葬室筑有停放梓宫的石床。
石床上留出来的位置共有三个,除了皇帝和皇后以外,还有一个位置留给下一代皇帝的生母。
万历目睹之余,不禁感慨系之。
他所心爱的女人即使不能在生前成为皇后,在死后也应当陪伴在他的身旁。
否则,他和世界上唯一能够心心相印的女人在皇城的寺院里双双祈祷又所为何来呢?朱翊钧在生之日有妃嫔数十,宫女无数,可是与皇贵妃郑氏始终形影不离。
可见生死同心,是他们的宿愿。
这样美好的宿愿又是否能成为现实呢?当日皇帝想到这些,这大峪山的工程,就又和立储一事相始终而不可分割了。
皇帝在世之日预筑陵寝,在本朝有洪武、永乐、嘉靖三朝的成例可援。
其不同之处,在于定陵竟然预筑于万历皇帝的青年时代。
据申时行后来说,这一建议始创于1583年张四维做辅的时候,当时皇帝还不足2岁。
但这建议一经提出,他立即欣然同意,并亲自参与地址的选择和工程的设计。
他当然不是认为自己去死不远,而是踌躇满志地感到他已经不折不扣地取得了列祖列宗的地位,足以让千秋万岁之后的人们崇敬。
同时,他虽然年未二十,但是已为人父,而且御字已经1年,具有足够的资格承当这一光荣。
这次预筑陵寝的工程和别项工程不同,差不多完全没有廷臣劝谏。
惟一的争执在于风水问题,已如上文所述。
最后由于皇帝宸衷独断,才平息了这场纠纷。
争论者没有想到,平日他们以道德的名义解决技术问题,现在却要用技术的名义去解决道德问题,只是皇帝以秦始皇和骊山为例,不肯过于讲究,以致坚持风水的人,不能继续用这个名目作党争的根据。
筑陵是本朝大事,有司职责所系,于是组成了一个类似于委员会的机构,成员有尚书三人、司礼监太监和高级军官数人,总其成的是定国公徐文壁和辅申时行。
军官之所以参加这个机构,是由于大量的土木工程需要兵士的体力。
徐文壁是开国勋臣徐达之后,各种重要的礼仪都少不了由他领衔,而全部的擘划经营无疑还要由申时行一力承担。
到1587年,申时行已亲赴大峪山督工多次,其尽瘁王事的忠忱,当然会被年轻的皇帝所体会并因此增加对于申先生的信任。
定陵的建筑经过详见于当日工部的记录报告之中,其建筑结构则因1956年的掘而为4年后的人们所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